第106章 水 (第1/2页)
又过了个把月有余,姜斌已经悄悄的摸到了晋阳附近,不过并没有直接去与智伯会合。
他自然也是见到了水淹晋阳的惨状。
晋阳城内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缺粮,那些大人不舍得吃自己的孩子,只得与邻居家相互交换。
虽然有掩耳盗铃之嫌,但确实让人好受了许多。
晋阳城内罕见地飘出了阵阵肉香,一闻此香,围困的联军也知道城中发生何等惨状,人心也难免有些浮动。
赵氏子民之刚烈,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参与此次事件的人。
而姜斌作为现代人,面对此等惨状一时有些沉默,心灵层面上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说实在的,他不太接受的了。
这也是他没有直接去汇合的原因之一。
姜斌开始思考,他将要去做的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
如此看来智伯的确挺该死的,但他待自己也确实不薄,而且战争哪有不死人的。
对方执意抵抗,优势方难道就要出于人道主义放弃前期的铺垫,无是所付出的代价乖乖退却吗?
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也是绝无可能的。
姜斌的内心短暂陷入了天人交战的状态,他也理所应当的也暂时退出了舞台。
而此刻姜斌坐得住,智伯坐得住,但有人却是沉不住气了。
赵襄子派出了赵家最重要的家臣,张孟谈。
张孟谈此次是悄悄从晋阳城中潜出来的,为的只是代表赵襄子向韩魏两家宗主陈明赵氏被灭之后,对于两家的利害。
也就是说服二位宗主,配合着赵氏兵马对智氏进行倒戈一击。
面对张孟谈的游说,韩康子与魏桓子都表现的极为犹豫,面对智氏长期的霸权,他们实在是没这个胆量。
毕竟就算三家捆起来也不一定能扳倒智氏,他们若是有这个骨气,早就不愿割地赔款,与智氏开战了。
就怕偷鸡不成蚀把米,到时候反而会迎接智伯的怒火。
而张孟谈只用了四个字来表达现在的情况——“唇亡齿寒”!
这还是之前智伯顺手灭掉的两个国家一事中所流传出来的成语。
此言一出,再加上不久之前刚发生过的案例摆在眼前,韩康子与魏桓子的内心顿时就产生了动摇。
张孟谈趁热打铁,趁机向韩魏两家宗主详细阐明了赵襄子的计划。
在出色的口才跟无可争议的事实面前,二者确实被说动了。
能坐上这个位置的,没有蠢人,在权衡利弊之下,马上便有了决断。
而一切的转机,就由此开始。
同样是在此刻,智伯也正在跟他的谋臣交谈。
谋臣劝道:
“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蚋蚁蜂虿,皆能害人,况是人乎!”
(蚋,吸血的小虫,蚊之类也。虿(,蝎子一类有毒的虫。君,家主。)
智瑶摆了摆手说道:
“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大致意思就是灾难全是由他发起的,他不对人发起灾对都已经算是好的了,谁又敢在他头上兴风作浪?
谋士见劝不动智伯,也只能郁闷的走掉了。
算是一次不太愉快的交谈。
………………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每个人都要经历,无非是或早或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如此看来,事情便简单明了许多。”
平和淡雅的话语从山田中悠悠消散,阵阵清风令野草低伏着身子,青年负着手,背对着身后的圆月,一人独行在这空寂无人,万籁俱寂的旷野。
这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