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2/4页)

将军的关羽同样也掌管了军事上一些事物,他分管的部队足有8万人之多,如果将这部分部队充分调动起来那也是一支不小的力量,而且这部分部队的管理权在他自己,这支部队也是他从西凉带过来的,素质很高,也很听话。

关羽回到大将军府找来李严、张辽和高顺,四个人马上便在府上召开了一个紧急的小规模的军事会议,关羽将即将的情况向三人做了一下通报,并且认真分析了利弊得失,动员三人马上行动起来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关羽亲自挂帅担任总的指挥并就三人的分工情况做了一下说明,每个人分拨三万人进行准备训练,他则担当总的协调负责全面事物,一切供需等皆归关羽头上,几个人按期召开会议分析部署以及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就这样关羽给自己的部队提前打上了预防针。

却说曹操逃回了陈留的谯郡,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如同出了笼的鸟儿飞向了天空,满是自由和希望,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曹操出身名门望族,家庭显贵,祖上的基业也是大的了得,这还不算曹操在家乡还有着许多的同宗兄弟,而且不乏有用的人才,除此之外在陈留曹家还有不少的人脉,殷实的家境、广阔的人脉、众多的帮手,这一切让野心勃勃的曹操如何放过?

回到家乡之后曹操便迫不及待的筹集钱粮和资财,在当地召集兵马开来,他拟诏历数董卓数项罪名,什么欺君罔上、欺天灭地、飞扬拨扈、残暴不仁。。。。。。。。。。。。总之贬的董卓是体无完肤、一无是处,整个就是一个人间的祸害、百姓的公敌,人人得而诛之,曹操当即发出了讨伐董卓的矫诏,陈留各地纷纷举起义旗、揭竿而起、附和曹操。。。。。。。。。。。。。。

曹操的同宗们更是相继投奔而来,什么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纷纷找到曹操承诺助曹操一臂之力,曹操的这些同宗兄弟皆是武艺出众之人,当下表示为曹操出力,曹操如获至宝般的给各位兄弟以礼遇,这夏侯惇,字元让,乃夏侯婴之后;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骂其师,惇杀之,逃于外方;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此二人本操之弟兄: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与曹家,因此是同族。

一日,有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来投曹操。又有一个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来投曹操。二人皆是弓马娴熟、武艺过人,曹操皆留为帐前吏,于村中调练军马。

正文 第122章 关东起兵

曹操檄文刚刚发出整个陈留地区响应者不计其数,曹操又网络了很多文臣武将,一时间势力急剧膨胀,但现在人手有了,曹操却已经散尽了家财,没了军资如何支撑军队作战呢?财位庶政之母,在军队更是如此,没有粮草资财做后盾军队怎能支撑着战斗呢?曹操一时间陷入了苦恼境地。。。。。。。。。。。。。。。

曹操的父亲曹嵩见曹操如此苦恼知道他的心事,谓曹操道:“本地有一孝廉叫做卫弘的,家趁人值,颇有资财而且为人仗义,如能得到他的帮助,不愁大事不成!”

“此人有如此能量?家境如此殷实?比我们家还要阔绰?”曹操眼前一亮问道。

曹嵩笑道:“这根本没法比啊!我们跟人家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这卫弘乃是陈留地区有名的大户,家财万贯乃是陈留首富啊!我们家哪里能敌得上人家啊!”

“若得到他的大力支持,我们这军资足够支撑下去啊!”曹操欣喜道。

曹嵩接着道:“那没问题!足够支撑你一年粮饷!”

“但就是不知他能否为我们出力呢?不知他是否愿意?如果人家不答应再大的家业我们也是指不上啊!”曹操忧虑道。

曹嵩继续道:“这卫弘与我交情甚浓,这样我们安排一桌盛宴宴请他一番,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