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4/4页)

在资本家头上,把朋友当敌人,这就打错了。”因为“今天的重点是联合自由资产阶级,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斗争上”。他主张私营企业“可以和国营企业平行发展”,“现在私人资本是有积极作用的,必须充分发挥。”“今天在我国,资本主义的剥削不但没有罪恶,而且有功劳”。因为“在中国目前条件下,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若干发展是进步的,对于工人也是有利的。”在职工代表大会的讲话中,刘少奇进一步强调了重点是要反“左”,而且反“左”比反右要困难得多:“不要怕说话,怕被人说投降了资本家,该说的话不说,结果是害了工人,工人失业后骂你,我们要早讲才对。‘左’的东西是常常有一股劲的,反‘左’的东西一定要比原来的劲头大才行。反右的时候,他一听右倾机会主义就会改。反‘左’,他往往会反过来说你右。”“天津讲话”反复强调现在的政策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指出“公私兼顾”就是在生产上“公营”和“私营”一视同仁,从原料供给到产品的销售市场都必须公私兼顾,“从原料到市场,由国营私营共同商量,共同分配。这叫‘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赚。’”具体针对天津出现的只顾公营不顾私营的现象说:“我们党、政府、贸易局、公营工厂,必须主动地联合资本家,主动地同他们合作。”针对天津出现工人要求长工资、提高待遇的要求,结果一些私营企业不堪重负的现象,刘少奇指出只顾劳方不顾资方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做会造成“资本家不安心,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这实际“是工人的自杀政策”。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被延误的现代化(9)

1949年5月,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了致东北局的报告,东北局的领导是高岗,高岗在东北对资产阶级实行了比较左的政策,刘少奇对此提出了批评。

1949年9月,通过了共同纲领,也明确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要发展民族资本。1951年3月,刘少奇起草了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文件,其中第二条明确写到共产党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但是现在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1954年宪法没有公布之前,这个共同纲领起的是大宪章的作用,这是已经列入宪法里的了。

周恩来1950年春天针对共产党内有些急于转向社会主义的倾向,也发表了意见。涉及到高层领导的讲话,我都是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公开发表的文献、《周恩来选集》为准,有些地方为了更准确,我来念一段周恩来在《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积极作用的几个问题》中指出“这说明一些同志对新民主主义缺乏切实的认识,不相信按照《共同纲领》不折不扣地做下去,社会主义的条件就会逐步具备和成熟。”这一时期他经常强调“实现社会主义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不是现在的政策”,今天“只有巩固与发展新民主主义,才能争取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对资产阶级,他明确说道:“今天的中心问题,不是什么推翻资产阶级,而是如何同他们合作”,对于一些地方对私人工商业改造等“左”的作法,他批评说:“用逼的办法,也逼不出社会主义来”。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周恩来仍强调要处理好同资产阶级的关系,要向工人讲清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虽能使资产阶级获得一些利益,但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国家的财富,再次强调“新民主主义就是要准备社会主义的条件,而不是现在要实行社会主义。”

关于前面高岗的事情,高岗后来给中央送上了一份报告,要求有重点的发展农业合作社,毛泽东对这个报告有批示,对这个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赞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