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5页)
村民几乎是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设施大棚蔬菜行列中来。预计到今年年底,全村将有一半以上的农户都搞大棚菜,最终全村八成以上家庭都将成为种植户,成为名符其实的蔬菜专业村。”
“市场引导方面怎么样,有聚就要有疏,菜集中种起来了,销售局面一定要打开,那也是关键一环。”祁宏益环视这蔬菜大棚,感受着浓郁蓬勃的生机。
“市场销售不成问题,乡里推动种植户成立果蔬种植合作社,发挥了很大作用。”潘宝山说,“现在菜农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把蔬菜销售出去,赶上成熟高峰期,每天都有菜商到地头收购。”
祁宏益点点头,“在引导发展上,乡里有没有进一步打算?”
“乡里已经着手以斜沟村为中心,打造成规模上水平的设施蔬菜基地。”潘宝山说得很有豪情,“现在正在和投资商洽谈,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引导蔬菜基地向生态农业园转变,届时园内将进行道路硬化、水电通引、排灌完备等配套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还将筹建一个大型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嚯,好啊。”祁宏益笑道,“那可是个大工程,要好好排个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初步计划已经列出,还有待完善。”潘宝山说完估摸了一下,不能在蔬菜大棚上耽误太多时间,便对祁宏益说起了庭院种植:“祁书记,斜沟村是乡政府驻地,为做大经济强村效应,我们还实施了‘见缝插针’致富模式,充分利用村民闲置的庭院、门前屋后,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种植高效益的蘑菇,还有一些时令果蔬,不但美化了环境,还能带来收益。而且从目前主要种植的菌类情况看,获利很高,下一步乡里将进行扶持,争取把菌类种植当成大类发展项目。”
“政府驻地村要做强,其他相对经济薄弱的村子也要兼顾,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更需要关注,否则贫富差距拉得过大,也是个问题。”
“下面要看的大陡岭村就是若村,但现在通过金银花种植基地项目,已开始改观!”潘宝山说着,对郑金萍使了个眼色。
郑金萍赶紧给王三奎打电话,说调研组马上就到,做好准备。
出发时,祁宏益向潘宝山招招手,喊道:“小潘,来,到我车上。”
第八十二章 含蓄地露骨
坐进祁宏益的车里。还跟他并排在后座,潘宝山非常拘谨。
“呵呵。”祁宏益看得出来潘宝山很紧张,“小潘,大陡岭村的金银花种植基地的情况,前几天在报纸上看了,金银花开,流金淌银,效益很直观,金银花成了名符其实的富民花。和市健达医药公司合作开发基地举措也很好,公司、基地、农户三合一运作模式,可以实现健达药业公司药材来源与农户种植收益‘双保险’、‘双丰收’。”
提起项目情况,潘宝山就有了话题。
“祁书记你说的是。”潘宝山适时答话交流,“不过报道中没提发展前景,等种植基地面积达到五千亩后,我们准备进一步完善服务,招商引资建设集烘、晾、存于一体的金银花深加工厂,那样产业链将进一步拉长,经济辐射力也就越强!”
“嗯,那很好,发展项目,重要的是远景。”祁宏益说,“没有远景也没了方向,做什么都不长久,而且也缺少动力。”
“祁书记,我工作时间不长,经验还很不足,有时怕眼高手低,那样的错误可是很严重的,事关全局。”潘宝山神情庄重,“所以有时难免思前想后畏手畏脚。”
“年轻人就是要有股闯劲,开顺风船练不出好舵手,前进的道路上挫折是难免的,关键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吸取教训,引以为鉴。”祁宏益语重心长,“当然,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还要集思广益,不能一意孤行搞一言堂,那就不是简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