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 (第2/4页)

可能就是那边码头过来的。能到这上二楼的,应该也是有点风雅的有钱人,一楼的可能就是图方便,我看了这边上还有些饭馆,但都太小了。这望江楼鹤立鸡群,口袋里没银两的不敢进呀。”

“说的不错。”

回到潇湘记后,张科,王动对乔掌柜和盘托出,望江楼要改东家了,想放他去做掌柜,问他愿意不愿意。这下乔掌柜那些朦胧的问题都清楚了,这是个机会,当下同意了。

“年前,在城南置了块地,正在盖屋子,以后潇湘记的伙计们,没地方住的都住到一起,还要办个学堂,省的问别人借地方。你回去准备一下,把家都迁过来,先住到三湘客栈,户籍的事老徐掌柜会帮你去办,不用担心。”

明朝的户籍制度是个很死板的东西,这曾经让王动好好的头疼过一次。明代户籍分等是为开国初年打仗用的,定死死的,民户、军户、乐户三类,是农民世代为农民,是军户家里就要出个军人,赋税差别很大。如纳米麦者称为“本色”,如纳钱、钞、绢或以其他物产代输者称为“折色”,税率因地而异。另外当地住民和客民税赋也不一样,普通人是不能到处跑的。

“乔掌柜,前些日子你也去了学堂,也在店里看了,有何观感?”

“不知大掌柜想问何事?”

“但说无妨,长沙府的都习惯了,我想听听外面的声音。”

“知之不多,也说不清道不明,乔某以为长沙府与别的州府大有不同,非常新奇,但不知这些新奇的事物能不能为客人接受,若能接受则是长久的生意。然,别家也会学了去。”

“还有吗?”

“持久易些,毕竟别家学其形只是形似,但变则是要有本钱的。”

乔掌柜说了些望江楼的想法,一楼大众化,二楼走高档的文化路线。同样,乔掌柜也问王动,自家人打自家人怎么办,毕竟同在长沙府。王动笑了笑,没说什么,只是让他有时间常去望江楼看看,然后在长沙城里到处走走。

果然两日之后,乔掌柜信心满满,长沙不同于衡阳,长沙为湖广要充,西去巴蜀,南下两广,云桂,北上晋豫,东至两江,咽喉之地,又是在湘江边,长沙段湘江是很好的水道,漕帮老大都出在长沙府,来往客商多,加上长沙城里府本身也几万的人口,所以客人还是蛮多的,饭店之间的竞争不是很强。

后来的事,王动主要就让张科和乔掌柜商量了这饭店重新装饰一事,然后也就甩手了。过了正月十五,几位大老板回长沙了,又是拜年吃饭,阮靖和孟强带来了个好消息,兵部军械司已经把他们定为军械采购的商家之一,明朝军械生产是严控的,就是指定的那几家,这行门槛太高很少有新入行者,纵横制器的加入,对别家的冲击不少。兵部的单子量大利润也高,只是质料方面不能乱来,出一点问题那都是诛九族的事。所以开始同行根本没在意,长沙府的那个纵横制器新开的,他们不知底细,只知道一个是做竹器的竹器行,一个制刀和枪头的铁匠辅,仅此。当真的知道纵横制器也加入了进来,个个都很紧张,托人到兵部去打听,关系最硬的还看到纵横制器送去的样品,看了没话讲,纵横制器送去的样品太牛了,先期送去的弓箭和弩箭,可以随时装和拆的。箭簇大小一样,箭杆粗细一样,差别只是大小和长短。这点军械司人也很奇怪,大家都是行家,明朝还都是全手工,能做到一模一样,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对王动来说,制箭已经是生产管理的事了,其他方面已经都搞定了。正月里三湘商行是大事,如然几家也很重视,潇湘记的变化和潭州煤炉的展,长沙府的大老板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当然有几个参与了纵横制器的更是知道王动的能量。他们关注的是三湘商行能在王动和潇湘记的还领下,做出什么新生意。不过他们还有一个担心,那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