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 (第4/5页)
:“三十七代!”有的说:“三十八代!”有地说:“八百年天下,开天辟地所未有啊。远迈夏商。”
“李斯。你学识渊博,你来说说周朝一共是多少代?”秦王点名了。
论学识韩非远在李斯之上,秦王不点韩非。却点李斯自有用意,李斯不察,还真以为自己的学识可以独占鳖头,道:“回王上,从文王算起,是三十八代,从武王算起是三十七代。”
秦王不置可否,道:“天子者,号令天下是也!我大秦武王观鼎于洛阳,与孟责赛举鼎,鼎太沉,砸断武王足腔,武王活活给疼死。鼎者。大禹所铸,华复重器,天子表征,一方诸侯可以任意观之。还拿来比赛力气,那么李斯你说堂堂天子的威严何在?还能算天子吗?”
秦武王浴阳观鼎,因奉鼎失手而崩一事天下皆知,这很好地说明了周天子地威严已经荡然无存了,李斯哑口无言。道:训,这这这……”
“这还算多了。寡人再给你算算。三家分晋,自请于周天子,这是既成的事实,周天子贪于三家进贡的货贿多,才给他韩赵魏三家诸侯到号。堂堂天子竟然象商人一样,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却置重器于不顾,这还能算天子吗?”秦王掷地有声地质问起来。
三家分晋后。用重赌买通周天子给他们诸侯名号,这事也是天下皆知,多为天下饥评,秦王这话问得再正确也没有了,任谁都无法反驳,李斯不由得结舌难言。
秦王看着李斯。道:“李斯,你说寡人说得有道理吗?”
“王上圣明,句句真知灼见!”李斯虽是心惊胆跳,也不得不承认秦王说得太有道理了。
秦王顿了顿,道:“五伯尊天子,攘蛮夷,天下人多所称道。你们也认为他们是好样地吧?是不是?”
“王上圣明!”群臣赞同。
周冲闭口不言,秦王看着周冲,道:“周先生不言。是不是有独到的见解,周先生可不可以说出来,让大家都听听。”
“王上,周冲的看法与天下异,还是不说地好,不然徒胎人笑。”周冲婉拒道。
秦王手一挥道:“只要是真知灼见,还怕人骂?连真知灼见都骂的人,那是瞎子。周先生不用顾虑,说吧。”
周冲应一声。语惊四座地道:“王上,请怒周冲斗胆。依周冲看来,五伯实下天下贼也。天下之乱就由五伯开始。”
在当时,五伯是楷模,天下人一提起没有不竖大拇指赞好的,周冲却斥为贼,无异于扔下一颗磅炸弹,话音一落,立时炸锅了,群臣纷纷出言喝斥。就是尉缭和韩非他们与周冲甚为相好的人也是吃惊不小,眼晴瞪得老大看着周冲,只是没有喝斥而已。
“你们就这样看待问题的?”点时间也不给周先生。周先生如何说出理由?”秦王脸一肃,质问群臣。
秦王威严天成。任谁都得惧七分。群臣心里害怕,立时住嘴,喝骂之声好象用刀砍断似的,丢然而止。
周冲面对群臣,道:“各位同僚的斥骂周冲听见了,周冲不以为然,周冲不才。愿在这里与各位同僚辩解一番,如果你们有人能驳倒周冲,周冲从此归隐。不问世事。谁来与周冲理论?”扫视群臣。
周冲地名声可不是盖的,都知道周冲能说会道。稻草都能给他说成黄金,群臣虽然心里不服,也不敢出来触这霉头。
“李斯,你学识渊博,你来辩难。寡人告诉你。周先生的辩才非同小可,你要问难点的,不然可难不住周先生。”秦王说完,知道必然有一番精采的辩驳。做好静听的准备。
李斯应一声,向周冲施礼,道:“李斯不才,奉旨向周先生请教几个问题。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诗书所美。何为贼?要是齐枉公也为贼,那么请问周先生,谁还敢兴伯业,尊天子,攘夷秋。泽及九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