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3/4页)

地种植为主,所以土地面积反而比以放牧为主的日新村小,但是土地的可利用率要高出很多。不过这些对李大山来说,都是小问题,他也没有在意。从走访的情况来看,李大山发现,楼坪村的老百姓生活比日新村要好一些,但是比起老家东风村来,又要差不少,算是能勉强混个温饱。

阳平镇大力发展小尾寒羊养殖的时候,该村也响应号召,七十多家农户开始了小尾寒羊散养工作,多的养了百来头,少的养了十几头,存栏量一共三千多头。不过,就在他们养了一年多,期待收获的时候,一场大疫情就席卷了全镇。在政府的严格管制下,该村的小尾寒羊也被屠杀一空。老百姓得到的补偿款基本上够当初买小羊的成本,但是饲料、人工就白糟蹋了,村民或多或少都有些怨气。

看完以后,大家来到村委会进行第一次的磋商。才刚刚坐下,镇党委书记王德一就迫不及待的问李大山:“李总,你看怎么样?”李大山呵呵一笑,回道:“王书记,我们才走马观花的转了一圈,实在是说不上有什么倾向性的意见。我们场里面几个回去还得认真商量商量,才能给您答复。”

王书记一听李大山有推辞之意,非常着急,站起身来说道:“李总,我们镇里已经研究决定,而且已经给罗平区主要领导做了口头汇报,一定要把楼坪村这个试点搞成,不然全镇的养殖业就没有抓手!你们有什么难处,全部都提出来,我们会全力支持配合!实在没有办法解决的,我们也会请求上级政府给予支持!”

李大山见王书记这么耿直爽快,也就不好意思再使拖延计了:“王书记,我们企业做什么事情首先要考虑一个经济回报率的问题,其次就是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扩展业务。楼坪村这个项目很有发展潜力,我们也有兴趣参与,但是土地转让手续的问题必须尽快明确,一旦我们和楼坪村的乡亲达成合作协议,那么就必须办理相关手续,不然后续的管理和业务工作都没有办法开展。再有就是新村建设的配套问题,水、电、路、网络、电话这些东西可能都得你们给予资金和项目支持。”

王书记对此显然有些准备,略一思考,就点头答应道:“这两个问题很重要。前期我们和楼坪村的干部已经初步商议同意,村民以承包土地入股,其他土地则算做集体股份。上次给区里面汇报的时候,领导也初步赞成这种方案。我想再做做村民的工作,办理土地转让手续应该问题不大。而新村建设的配套问题,我们镇里面会全部负责,不要你们费心。”

李大山见王书记准备充分,也就落了心,接着他又问道:“王书记,楼坪村和八鲤农场之间的那块地,我听说,是属于镇上的一块荒地,不知道……”

王书记听李大山话里的意思,觉得这事儿应该马上可以启动,也就大方了起来:“嗯!那块地大概三千亩的样子。我记得不错的话,旁边好像还有一块地是属于你们农场的!”李大山听了点点头,心里想,这人对土地归属这么清楚,看来事先做了不少准备工作。“虽然我们镇上还没有开会研究这个事情,但是我可以先表个态,只要你们和楼坪村的合作能够成功达成,那块地我们镇可以免费划拨给八鲤农场!反正现在荒弃在哪里也没有什么用处。呵呵!”

李大山一听,开心不已:这领导说话就是厉害,这一表态,就送出了三千亩地的大礼。就算一千元一亩,这个礼也价值三百万!虽然说王书记是为了拉拢八鲤农场帮助帮助楼坪村的老百姓发家致富,但是对于李大山来说,这却是一份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这时,楼坪村的村支书老娄也上来表态:“自从王书记指示我们先收集村民意见后,我们已经和村里面的各方面代表进行了试探性谈话。虽然我们没有明确表示,要将大家的土地都收起来,交给八鲤农场集中经营,但是由于现在引水成本太高,大家都觉得种地算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