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3/4页)

殖的路子,赚外国人的钱,给中国人花。

当李大山和刘福就此事进行沟通的时候,刘福也被李大山的“大方”震惊了。现在一万多亩土地,就已经忙得福成公司上下团团转。如果管理五十万亩的牧场,不知道会忙成什么样子。但是刘福非常清楚,滩羊的繁殖度太快,如果没有一个足够大的地盘,还真装不下这么多家伙。而且一旦种群扩大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只的规模,要靠国内市场以及主动找上门的外国客商肯定是不行的。

虽然有困难,但是也有机遇。和挑战。刘福仔细想了想,最终还是答应了李大山的要求。而福成公司转交给集团公司以后,附近几个村子的股份问题也必须给予解决。最后,俩人一致商定,将福成牧场和丁零牧场相同面积的土地进行置换,重新办理土地登记。而出面积的土地则属于集团公司,算是福成公司租借集团的资产,需要支付相关费用。刘福答应,等到开春,就会将公司全部搬迁到丁零牧场,单独建设管理大楼和职工宿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滩羊养殖扩大到存栏五百万头,出栏一千万头的规模。同时,刘福也将负责做通村民们的工作,确保置换工作顺利进行。

如果像俩人商量的一样,福成公。司的业务量将会急剧增加,现在虽然有4o多个牧业学校毕业的员工和12o名日新村的村民,以及其他2o多名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但是面对未来的工作任务,福成公司还需要大量招收专业人员,从事滩羊的繁育和管理工作。李大山知道,农场的养殖要求很高,肯定不能直接对外招聘。为此,李大山觉得还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从牧业学校选拔优秀毕业生,经过专门培训后,到福成公司实习,合格者将被招聘为正式员工。另一方面,从附近村子中挑选养殖技术过硬,肯学善思能吃苦的村民,直接招聘为员工。当然,这些人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培训。李大山特别提醒刘福,要多关注丁零人中的优秀者,一则是丁零人确实对养殖很有天分,二是多些自己信得过的人,他对福成公司也放心些。

而农场的另一重要资源——地热,。李大山准备开春时和灵石农场同步开。楼坪村置换出来的土地以及其他购买的土地,只是像日新村的土地一样进行了治理和保护,一直都还没有利用。最初李大山是想利用地热开休闲旅游,但是现在有了级置换器,他很不喜欢自己的周围充满了陌生人,这样让他很没有安全感,所以他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一想法。不过,地热资源非常难得,李大山还是想把它开出来,用来改善全体员工的取暖设施,以及牛羊等牲口的圈舍环境。以后,还可以建造大规模的温室,种植热带花果或是用来做实验。反正以后,学校就在旁边,多给那些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研究环境总是好事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出个让人惊喜的科研成果。

没过多久,刘福就从附属村子里挑选了3oo名新员工。这些人大多学习养殖技术较快,同时实践能力也比较突出,经过福成公司负责指导农民养殖的人员的认真挑选,再结合他们的养殖成果评选出来的。特别是丁零人表现尤为优秀,3oo人他们就占了1oo人左右,要知道整个挑选范围多达几千人,而丁零人不过6oo多人,其中还有几十个最优秀的村民在“化工厂”那边上班。对这个结果,李大山还是比较满意的,别村的人他不是很了解,但是从选出来的丁零人来看,都是平时表现比较好的村民,所以他还是很放心的。

虽然冬天还没有过去,但是李大山已经在谋划灵。石农场的改造工作。由于那块土地非常贫瘠,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上级的任何关注。虽然有一万多人在那里生活,但是由于经济基础很差,而且地域太过广大,所以境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可以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就没有投入过资金进行维护。很多设施都还是解放以后,在各级关心和支援下,广大农牧民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