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 (第4/5页)
风般的暖,吹透黄沙飞天,落日残阳。他的微笑是她一生永不会忘的记忆,坚毅如山的怀抱,给她力量和勇气,她可以笑着转身,一别之后是天涯。天涯路,轻纱飞天,驼铃声远,玉笛轻折悠扬,婉转成千年的辽远与思念。
夜天湛唇间清扬的笛声荡漾于波光粼粼的湖面,起起伏伏,悠然飘洒。朵霞倚在他身边,心里空无所有,只余这笛声。
此身,如梦。
月落天清。
西出雍门,阳光下秋高气爽,风扬旌旗。五千玄甲军轻骑护卫朵霞公主归国,仪仗浩荡,绵延数里。
因答应了朵霞,夜天湛并未出城送行。朵霞启程的一刻,他站在城头高阁之上遥遥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心间是她明朗的笑语:如果有一天,你厌倦了这里,记得有一个人在西域等你。
呵呵,挠头……四党果然强势啊~关于凌和湛这两个角色在下卷中的转变,其实是有些故意的,不过若要究其原因,除了后妈良心发现有点儿心疼小湛之外,应该说关键还是缘于凌地位和身份的变化。
在上卷和中卷中,凌只是众王之一,这样的身份使得他可以纵横疆场,啸傲驰骋,相对自由地做他光芒万丈的“战神”。而登基之后的他,是天朝的“昊帝”。
关于帝王,诚然,做为女人,我很崇拜像汉武帝那样开疆扩土的霸气,但其实我更仰慕如文帝、景帝一样的治国安民的雄才大略。就如兵法所言,“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的境界,赤裸裸明刀明枪的厮杀固然令人心血沸腾,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心胸,却更令人折服回味。
每个人对于历史,对于人生,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在我看来,一个人,在往自己高高在上的理想迈进的过程中,他所经历的是最精彩的人生。就如上卷和中卷中的凌,那是他所向披靡的时刻,统帅千军、战功赫赫,傲视天下、睥睨群雄,甚至不可一世……一切对于年轻的他来说,无论怎样都是顺理成章。二十五岁左右,应该是一个男子最意气风发的时刻,所以我毫不吝啬地把我的所有笔墨都给了凌——几乎是所有的笔墨,这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夜天湛这个人物那时就相对薄弱了些。然而与此同时,我认为人始终都在成长和变化,当一个男人逐渐接近三十而立的年纪,慢慢更加趋于成熟,当然他也可以继续挥军千里、斩将杀敌,不过我不是很想再这样写下去,而故事在这时候也已经转向朝堂了。
争夺权力的过程是惊心动魄的,而当以权力为目标的过程到达一个意义上的终点,从这往后,对权力和利益的巩固则更加复杂、无奈,甚至枯燥乏味。那需要更胜于沙场克敌所需的毅力、智谋以及心胸和魄力。个人认为,所谓千古帝王之业,这里才是真正的起点。
治大国如烹小鲜,登基后的凌,就在做这样一件事情。很多人说,十一之于夜天凌,便如历史上怡亲王胤祥之于雍正。但在我心中,如果一定要将夜天凌比做雍正的话,那么真正扮演了胤祥这个角色的人,其实是夜天湛。同时唯一有资格做夜天凌对手的人,也是夜天湛。如夜天凌一样,夜天湛同样也是在成长和变化的。而在下卷中,做为兄长的夜天凌,实际上一直在看着弟弟成长,从一个风流倜傥的王孙公子到真正担得起为国为民的“贤王”之名,夜天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玉不琢,不成器,如果说湛是君子如玉,那么那个琢玉之人,或许可以说就是凌。
知人善用,是一个成功帝王所必须也是最关键的能力。这就像是拉一辆车,你只要游刃有余地去驾驭拉车的马就行,不必亲自去做那几匹马。所以中国历史上辉煌的帝王时代,汉高祖之有张良、萧何,武帝之有卫青、霍去病;唐太宗之有房玄龄、杜如晦,玄宗之有姚崇、宋璟、张九龄……而一直为穿越小说所青睐的清世宗雍正皇帝,他的刚冷无情似是令人心折,但真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