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部分 (第2/4页)

要知道,这种最为真实甚至有些刻意煽情的宣泄却恰恰是来自于生活的残酷,这不仅给了电影表演气场上一种无法捉摸的贴近感,更关键的是通过普通人最直接的反应,将瑞恩那看上去很完美的终结者式工作反衬的冰冷和荒谬,进而引发瑞恩这个人物的矛盾感,并且逐渐从瑞恩的身上发现问题:帅气的外貌、潇洒的行为、优雅的气质,在这之后也隐藏着冰冷的寂寞和生活的无奈。

所以说,从电影一开始那一丝与埃文贝尔电影风格格格不入的气息就直接进入了大屏幕,原本我们都以为这是埃文贝尔对自己电影风格的一次巨大颠覆,但事实上却是埃文贝尔的又一次伎俩,将不安的情绪悄无声息隐藏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里,或者准确一点来说,就是将每一个观众都从电影院这个世外桃源代入了外面那大雪纷飞的现实之中。然后在埃文贝尔的镜头引导下,所有观众的情绪从冰冷到温暖、再又从温暖回到现实的残酷之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

于是,当电影中的背包理论出现之后,观众会先注意到埃文贝尔饰演的瑞恩的谈吐风趣和幽默睿智,在很长一段时间,观众都会沉浸在他的无穷魅力之中,认为他所讲述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温情流露,然后转过头来才会发现这一切是如此冰冷如此无奈。瑞恩不仅仅是沉迷甚至是受困于这一切了。

埃文贝尔通过华丽的镜头轨迹、jīng彩的画面剪辑,用流畅的镜头把一组装行李、穿衣、出门、登机、安检的程序演绎得酷劲十足,却也带来了这个人物无处落脚的暗cháo汹涌。当新进职员娜塔莉提出了视频会议的新型工作方式,与其说是改变了工作方式,不如说是改变了瑞恩已经成为体系的生活方式。因此,这才看到了瑞恩的第一次失态,较劲、幼稚却又认真。

到这里为止,电影呈现出了两种思想,一个是特殊职业背后不为人知的生活,一个则是瑞恩为代表的一类特殊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除了瑞恩,还有亚历克斯。

当亚历克斯、瑞恩和娜塔莉对面而坐、侃侃而谈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两代人的谈话,也不是一个代沟就能够解释的问题,这更多是观念的差异,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碰撞。即使将瑞恩和亚历克斯的年龄减去十岁,将娜塔莉的年纪增加言论,这两种不同类型群体的生活,依旧是平行线,很难有更多的交集。

亚历克斯和瑞恩无拘无束,从步入社会就在工作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家庭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人生的重点,酒店、机舱、租赁汽车都可以成为他们停泊的港口;娜塔莉则是早早地将人生做好规划,另一半并不是所谓的爱情产物,而是相辅相成、携手到老的伙伴,他们制定计划,将孩子房子车子捆绑在命运的绳索上。前者的行为彷佛永无落脚点的无足鸟,飞行到死疲惫的刹那绚烂坠落,后者地人生犹如被人安排好的剧目,看着乏味却不断在我们的生活里上演着。

但问题是,我们都不知道前者的jīng彩可以维持多久,就连当事人自己也不知道,他们的人生理xìng占据了主导,是数字,是各种卡片,是漂泊的zì yóu,但是这种快乐他们也知道,不但难以一生维系,他难免是要孤独终老的,当落地的那一刻,也就是死亡的时刻。因此,瑞恩在他妹妹的婚礼上有了迟疑,在一场看上去jīng彩却自知乏味地理论灌输演讲中卡壳,在奔向亚历克斯寻找幸福的道路上,其实他就已经开始选择了与娜塔莉相似的人生。只是可惜的是,瑞恩没有能够找到正确的道路,他依旧无法停泊。

当心动的刹那,那个将足迹遍布全球的瑞恩就宣告消失了,无足鸟的坠落令人惊叹,但是无法落地的悲哀在亚历克斯身上也是一样的,只是她更加灵活罢了,她知道如何在天空、海洋和陆地之间寻找平衡点,让自己得到短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