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2/4页)

的路程,六个时辰才到达。

来到慈溪县城的护城河前,太史慈把刘繇的手令用箭矢射给给守城的校尉。守城的周校尉看完手令,这才下令放下吊桥,神情欢喜的迎接太史慈一方的到来。

据目测,太史慈发现一座南方的小城,城墙的高度居然达到了十米,城墙的厚度足有五迷,城墙和护城河之间遍布陷阱、拒马阵等城防设施。

整座城池只有东莱县城的一半大小,规模不大,却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等太史慈把二千骑兵安置到军营后,他便带领高顺和苏尔曼随着周校尉去县衙。

县令陶吉更是喜出望外的热情招待太史慈一行人。酒席间,县令向跪坐主位上的太史慈说出心中的担忧;“太史将军,本来州牧刘繇时准备放弃慈溪县城的,而后以纵深的区域令敌军疲惫,而后借助南徐、曲阿、秣陵城池构成的三角战场,和敌军决一死战!……如今,州牧刘繇派遣将军镇守县城,说明刘州牧改变了作战的计划……。”

太史慈明白陶吉县令所说的是刘繇公开布置的战略意图,太史慈搞不明白:刘繇为什么要轻易放弃慈溪城这个军事要塞呢?只要筹划得当,战士作战勇猛,绝对可以借助城池消耗敌人的兵力的啊?如果自己不率兵来慈溪县城,刘繇真敢对慈溪县城不闻不问吗?

太史慈默默和高顺苏尔曼对视一眼,三人都是默契的摇摇头。太史慈收住疑惑的念头,轻声向陶县令问道:“陶县令,如今城池里有多少守军呢?储备的粮草又有多少呢?可用的民众有多少?敌人最近的动向如何?”

太史慈不憨不楞,他可不想打一场没有准备的战斗。二眼一抹黑,到时候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听到太史慈提到问题,陶县令的脸色由担忧转为黯然,他哀叹地说道:“回禀太史将军,自从三天前,敌军已经把慈溪城外的区域严密的封锁了,对于敌军的动向,我方一概不知啊……如今城池里只有四百官兵,二百族兵,四个豪门宗族已经举家迁徙到江北淮南郡去了……至于粮草,也仅够二千将士吃喝半个月的,哎,如果供应骑兵,城池储备的粮草估计只够支撑七八天的。太史将军,慈溪县城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经常遭遇刀兵之祸,城池里并没有充裕的民众,平时城池里也就是七八万人,四大家族集体迁徙,带走二万人,如今城池里能用的劳动力也不过二万人而已……。”

太史慈听着陶县令的话,脑海里便浮现慈溪县城的地形图:从吴郡到青州,东边是浩渺的太湖和高耸的神亭岭阻隔,江东孙军要想进军青州,必须要从慈溪县城经过;反过来说,如果从青州进入扬州地界,从这个区域来说,也只能从慈溪县城经过。

慈溪县城地处咽喉要道,刘繇为什么要主动放弃它呢?孙军一旦攻下慈溪县城,便一路畅通无阻了。

陶县令说完话,太史慈便微蹙眉宇说道:“整个县城能派上战斗的人员,加上衙役也不过才一千人,如今加上本将麾下二千骑兵,不过才三千将士;按常理,三千将士可以抵挡三万敌军的攻城,但是那是在城防器械齐全并且充足的情形下……城防器械奇缺,粮草储备又不多,这个仗不好打!”

众人闻言都是神情凝重,唉声叹气不断。当然高顺和苏尔曼演戏的成分大。此时,周校尉紧咬牙关,闷声说道:“县城驻军人数增多了,为什么刘州牧不先派粮草队过来了?如此情形,要是被敌军掌握,敌人只是围而不攻,我方都会由于粮食匮乏,不战自败的……。”

“哎,如果是不战自败,肯定逃不过军法制裁的……战是死,不战也得死!这叫人情何以堪?”高顺故作悲戚的说道。自从结婚后,在兰儿的教导下,高顺的性情由沉稳变得活泼很多,如今他也会应景的演戏了,用自己声音说着别人的情感,这就叫做言不由衷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