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3/5页)

了,这可是改变音乐市场格局的超大方案,甚至可以在历史留名的,虽然一直以来就对弟弟佩服不已,但泰迪-贝尔还是觉得顾洛北实在太强悍了。“当然,在最后还附有我依靠这个方案希望得到的利润,如果有什么异议,欢迎和我洽谈。”

顾洛北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李-凯莱赫和安迪-罗森在心底不约而同地说了一句“狡猾的家伙”。顾洛北这就是在坐地喊价了,他完全可以狮子大开口。这种方案,两个人都知道绝对是可行的,但顾洛北可以告诉华纳唱片和苹果公司,就一样可以告诉环球、索尼、微软等其他公司。在数字音乐版权的商业模式上,谁占据了先机就是谁胜,绝对可以说是和时间赛跑的。

所以现在需要谈的核心就是,华纳唱片和苹果公司对于顾洛北的利润分成要求是否同意。在这里,华纳唱片和苹果公司又不同。

华纳唱片是唱片公司,而且它和顾洛北并没有合作关系,所以它和顾洛北之间目前是没有利益关系的,合约条款只能针对未来可能的合作进行谈判。如果没有合作的机会,这些条款是不作数的。所以李-凯莱赫顾忌倒少一些。

苹果公司却是主要的,iTunes就是这个下载平台,顾洛北首先在这个项目上依靠方案入股,需要分成多少;其次未来顾洛北的数字音乐要在iTunes上进行贩卖的话,提成又应该如何算,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安迪-罗森任务艰巨。

当然,还有华纳唱片和苹果公司的合作,苹果公司买下华纳唱片旗下版权的数字音乐使用权,成为iTunes第一批合法下载的音乐,这个利益分成也是需要谈判的。不过,这就和顾洛北无关了。

在这次谈判之前,顾洛北直接以他的名义注册了“十一工作室”,成为了一家公司。法定公司名字就是“11”,法人代表是顾洛北。至此,顾洛北想做独立音乐人的梦想,终于开始起航了。

没有任何意外的,首先和顾洛北达成合作方案的,就是华纳唱片公司。

简单来说,一张唱片的分账包括发行商、制作方、歌手、经销商。其中经纪人的费用由歌手自行支付。

按照顾洛北上一辈子的记忆,歌手拿的版税是10%到20%之间,上次环球音乐签约忧郁心境时报的是8%,不知道最后签约时是什么数字。这个波动数值就看歌手的影响力和经纪人的手段了。

制作方可以拿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版权,差不多15%左右,这个版权包括唱片公司版权部门和创作者个人版权两个部分,比例还需再行商议。第二个部分则是专辑的大部分收益,承担了专辑制作、录制、宣传、生产等环节的制作方,可以再拿超过30%的收益。

最后的发行商和经销商可以平分20%到30%的收益,还有剩下的一小部分收益则会分散到各个环节里,但大部分还是由制作方收取。

由此可见,歌手要挣钱是十分困难的,真正挣钱的还是唱片公司。只有小部分真正到达顶尖的歌手才有足够的生活过活。这也是为什么电影演员一向地位高于歌手的原因之一。

至于互联网的数字音乐部分,由于互联网的低成本,所以制作方拿的收益还会再高一些,集发行和经销为一体的网络媒介,比如iTunes就只能拿小头了。当然,他们不花一分钱、一分力,也算是空手套白狼了。

两天之后,华纳唱片就率先同意了和顾洛北的合作方案,因为顾洛北这次的友好行为,华纳唱片和顾洛北的关系再一次升温。在五大唱片公司都可以选择的情况下,顾洛北选择了华纳唱片,无疑是让华纳唱片获益良多的。首先是从和纳普斯特官司的泥沼中脱身出来,其次是找到了解决数字音乐版权的方案。所以,华纳唱片十分大方,对顾洛北的条件只象征性地做了一番讨价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