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部分 (第2/5页)
埃文-贝尔走到了桌子旁,看到特拉维-拿恩在笔记本上观察着自己刚才做的笔记。在表演过程中特拉维-拿恩会在观众席之中观看演出,以观众的角度去观看表演之中出现的失误。这里的失误,不仅指演员们的失误,还有伴舞、舞台灯光、设计等各方面的失误。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在整个表演季之中,剧目质量的优秀。
过了一会,特拉维-拿恩才开口说到“先把东西统计完。否则一会就忘记了。”将笔记整理好之后,特拉维-拿恩抬头看了看神清气爽的埃文-贝尔,揉了揉太阳xué,嘴角闪过一丝笑容,“现在不比年轻时候了,记xìng不好。总是担心会有遗漏。以前你什么时候看我写过笔记了。”
埃文-贝尔不由点了点头当年在排练“猫”的时候都不曾看到特拉维-拿恩有这个习惯。看来,应该是去年才形成的习惯。
“今天舞台上感觉如何?”特拉维-拿恩没有称赞弟子,因为表演季才刚刚开始,他没有批评,就是一种称赞了。只有到整个表演季真正结束时,才能放松下来。当然,做百老汇的人,总是希望表演季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像“猫”、“歌剧魅影”那样一演就是十几二十年。所以,特拉维-拿恩在询问埃文-贝尔的感觉。
在百老汇的表演之中演员在舞台上的感官和观众不同,他们看到的景象也不同。也许演员的视角是片面的,但作为导演,他就需要演员这片面的视角,去丰富他脑海里对剧目的角度。
埃文-贝尔只是稍微回想了一下,脑海中的景象就浮现出来了,“开场我走独木桥的那段,灯光不对,影响了我的视线我觉得可能是脚手架的搭建出现了一点问题……”埃文-贝尔讲述的,都是他饰演古依多时的观点很片面也很主观,特拉维-拿恩需要做的,就是倾听,然后自己做判断。所以,埃文-贝尔在讲述的时候,特拉维-拿恩再次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做起了重点纪要。
两个人絮絮叨叨聊了约莫十五分钟,埃文-贝尔这才停了下来,特拉维-拿恩最后在笔记本上落下一个句点之后,这才看向了弟子,“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吧,明天八点过来排练。”百老汇,一旦开演,就没有休息的时间。顿了顿,特拉维-拿恩似乎想起了什么,“明天估计就有记者包围剧院了,你直接从后门进来吧。”这其实也是特拉维-拿恩对于今晚演出满意的一种表现,他认为记者们肯定会为今晚的演出而拍手叫好,更会为了采访埃文-贝尔、歌颂整出剧目而奔走。
埃文-贝尔耸了耸肩,“记者不是一直都在剧院旁边绕的嘛,和甩不掉的苍蝇一样。”这话让特拉维-拿恩想起了过去排练的两个多月,前后因为多个事件,记者始终都在百老汇剧院门口绕让,“九”这出剧目在排练阶段就成为了瞩目的焦点。
“这些记者们总是忘记你的出身,这里才是你从小锻炼起来的舞台。”特拉维-拿恩有些感叹,他想起了当年在外外百老汇发现埃文-贝尔和佩恩-莱切,现在这两个小伙子都已经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演员了。“不过就算记者们记得你是出身百老汇的,他们也不愿意相信你的执着。”其实,就算是特拉维-拿恩也不确定。
这是一个物质至上的社会。那些喊着“我的梦想”的年轻人,十年以后是否还记得当初的梦想,没有人知道。在生活的压力面前,梦想只能是浮云。同样的,从百老汇走出去,在好莱坞取得成功的演员,又是否记得起当初在百老汇奋斗的日子,重新回到那片培养他的舞台,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埃文-贝尔当年离开百老汇时,坚定不移地说他还会回来的。特拉维-拿恩相信了。只是,之后的埃文-贝尔,一路发展跌宕起伏,但总体来说还是呈现出一个惊人的上升曲线。以埃文-贝尔现在的人气和位置,他在好莱坞绝对是一片光明。所以,即使是特拉维-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