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3/4页)
程伟元、高鄂印刷《红楼梦》,是《红楼梦》版本和传播史上的大事件。此之前,由于手抄费时费力,非常不容易,大大妨碍了《红楼梦》在社会的流播。印本的出现,人们看到这部巨著的机会大大增多了,在社会上的影响也随之扩大。此后,所有的印刷本,绝大多数都是以程甲本或程乙本为母本的。
程高本系统是一百二十回的排印本系统,其母本是由高鹗续写后四十回而由程伟元在十八世纪九十年代初付刊的木活字印本。其中,乾隆五十六年辛亥 (179I)刻印的称为程甲本,乾隆五十七年壬子 (1792)刻印的称为程乙本。
关于这两个本子,我们应该说明以下几点。
一、这两个本子的母本是梦觉本,也是一个脂本。所以程高本也是“脂本”,只不过程伟元高鄂在印刷《红楼梦》的时候把那些珍贵的批语绝大部分都删除了。也因此,现在我们习惯把《红楼梦》的版本分为脂本和程高本两大系统,严格来说,是不科学的。
二、从梦觉本到程甲本、再从程甲本到程乙本,都作了大量修改,尤其以程乙本对程甲本的删改为甚,据统计以程乙本对程甲本的删改有15537字(仅包括前八十回),而且大部分是没有理解曹雪芹的原意越改越坏的妄改。这些妄改对《红楼梦》起了非常大的破坏作用。这里仅举两个例子。
第二回,冷子兴与贾雨村的荒村酒店闲聊,说到荣国府的情况时,冷子兴说:
。 “…… 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
表面上看;这段话有毛病;这里的小姐是指元姐;次年生的公子是宝玉。大家知道,元姐于宝玉是长姊于弱弟,年龄差距应该不小,宝玉怎么会是元春生后的第二年生的呢?程乙本看出了这个毛病,将“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改为“不想隔了十几年,又生了一位公子”。其实,冷子兴对贾家何尚有很深的了解,而且他只是在闲谈啊,他讲得不准确才是正常的,讲得太准确反而不正常了!
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一节,脂本及程甲本有这样几句:
春燕又一行哭,又一行说,把方才莺儿等事都说出来。宝玉越发急起来,说:“你只在这里闹罢,怎么连亲戚也都得罪起来!”
如果大家去看程乙本,这段话里的“亲戚”两个字改成了“妈妈”,宝玉本来是怕得罪了莺儿和宝钗,现在却变成了怕得因了春燕的妈妈。把结了婚的女人比作鱼眼睛的宝二爷,会把一个老女人看在眼里吗?如果真是那样,那就是奇文了。
第三,程高本最大的悬案就是后四十回的问题。《红楼梦》到了程伟元、高鄂手里,才变成了一百二十回。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这似乎已成为红学研究中的定论。从现存的若干种脂批系统的本子来看,都只有前八十回而无后四十回,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然而后四十回究竟是否为高鹗所续?又是如何续的?却并不因为大多数人的认定就没有悬案存在了。事实上,在程伟元与高鹗二人为程甲本、程乙本所作的序中,就有不少令人费解的疑间与难猜之谜。
第一节 红楼人物排排队
第一节 红楼人物排排队
《红楼梦》中究竟写了多少人物,清朝嘉庆年间姜祺统计共四百四十八人。
民国初年兰上星白编了一部《红楼梦人物谱》,共收七百二十一人,人各有传,字数长短不一,此书中又收《红楼梦》所述及的古代帝王二十三人,古人一百一十五人,后妃十八人,列女二十二人,仙女二十四人,神佛四十七人,故事人物十三人,共二百六十二人,每人略考其生平及传说。连上二者合计,共收九百八十三人。
近年,徐恭时作新统计。基础工作是:在历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