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页)
时候,外面脚步声起,同时理真也听到了意红霞的喊声“理真哥哥,理真哥哥,你在哪儿啊!”理真起身走出客厅,衙门的伙计已来到的客厅门口,验尸官进到里屋开始捡验尸体查看死因,笔记师爷开始问理真发现的情况,探员开始四处寻找朱丝马迹。理真被问完话后衙役就让他们回家了,意红霞自从朱家出来后就一直双手抱住理真的胳膊不敢松开,理真还明显感觉到意红霞的手一直在轻微的颤抖。理真见意红霞吓成这样时,心里觉得十分愧疚,觉得自己不该带意红霞去朱子达家。如果不去就不会看到这种可怕的场面了。理真一直把意红霞送到家中后,自己才一个人回城北老屋。一路上他一直在想来人为什么要杀朱志民全家,据理真平时和朱子达的了解,朱志民家没有仇人,自然不会是仇杀,那谋财的可能性就最大了。可是理真有点想不通的是,朱志民的珠宝店还在外面的大街边,现在还正在开市,想打劫也应该是在他的珠宝店啊!怎么会跑到他家里来了呢!而且现场来看朱家也没被翻动过,就连那些箱柜都没有动,那来人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朱志民家里还藏有不卖的希世珍宝不成。理真想来想去觉得这也是唯一的合理解释。可为什么朱家一点都没被翻动过呢!难道是有来人惊动了凶手逃跑了或者是其他原因呢?而且行凶者应该是和朱志民熟悉之人,那知道他家有不卖之价值连城的珍宝也不足为奇。看屋中情形,理真觉得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来者好象知道朱志民家里的东西放在哪里,自己只要去拿。而且也知道朱志民家今天也没有其他佣人,这样便于下手。要真是这样,从这种现象中不难想像出,来者与朱志民家的关系不同寻常,至少行凶者是知道朱志民家的一切情况才下手的。理真之所以一直在想此事,可能与他的老师有关。他的老师就是破案高手,只要是大案,他都不会请自查,认真思考案件因由。由此,理真也传承了他老师的那种习惯,最难得的是继承了他老师的聪明与才智。理真虽然没想到此案的可疑之人,但在自己的心里有了几分眉目。事后第三天,理真觉得好奇又去查看过一次现场。
那案件半个月后宣布告破,杀人者是一个惯偷,那天一早有人看见他在朱家附近走动,神色有点慌张。在审讯时他开始一直不承认,在衙役的重刑之下,他作出如下交代:
我叫温大宝,男,山东人,现今四十岁,无家室,没有职业,喜欢赌博及逛姻花院。过完年后没钱用,所以就想出来找找财路。正月十五这天上午我路过朱家大院时,发现大门虚掩着,我就进去想找点值钱的东西。进屋后院子里没有一个人,我就往里走。我进了客厅后发现也没人,当时心里高兴自己走运了。于是,我就在客厅里想找些值钱的东西,我把客厅里的东西翻了一地。正在这时,朱老爷一家三口从外进来了,这时我已经翻动了很多东西,想躲又来不及了,他们一见我就骂我小偷还过来打我。我一时生气就用身上的匕首将他们全家杀了。当时我没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就顺手拿走了朱老太手上的一个玉镯和朱老爷手上的一棵宝石戒指。然后就在西边的东西档铺里档了一百两了银子,事情经过就是这样。
就这样,这桩惊动了整个京城的珠宝商灭门案十五天宣布告破,负责此案监督的人就是朝中宰相阳文信。
此案发生地位于城东,离阳文信大院不远。当初此事还惊动了皇上,于是皇上下旨由阳文信督办。此案在京城属于恶性大案,所以,阳文信亲自挂帅上阵。后来阳文信在半月破获此案时,皇上特别高兴,还受到了皇帝的特别称赞与奖励。当初作为朝中宰相的意刚志觉得此事有些太过简单,但在朝庭之上又不好直接指出。为了朝庭与责任,意刚志亲自去东西档铺查过关于玉镯与宝石戒指之事。因为东西档铺与意刚志大院是同一条街,所以查起来也不会有人知道。在查询中,据掌柜的说是有这回事,而且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