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1/4页)

的几百斤,大的上千斤,与咱们一击就走的游击策略不符,所以不常用。”

“噢!”刘协和周养浩连连点头,感谢西门彪提醒。所谓行家听门道,外行听热闹。二人都带过兵,理解西门彪所说的,打仗主要靠人的意思。对新式武器虽然好奇,但知道自己刚刚入伙,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得到绝对信任,所有配给与原来的破虏军一样。另外,罗霄山区远离福建,想必火器千里迢迢从福建运来,非常不易,西门彪手里存着一些,也非常有限。不到关键时刻,不会拿出来乱用。

“所谓游击,不但但是打了就跑,那是俺当年做山贼的做法,不灵光!”西门彪见二人听得认真,干脆决定把自己总结的东西倾囊相受。他与周养浩一见面就对脾气,此时有心培养这个年青人,自然抓紧一切机会。“文大人给了大家十六字真言,敌进我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你们自己去领悟,我不多解释。但是,游击战除了最主要的是避实击虚,还有一条重要的是,你得让周围百姓跟你一条心。打仗,是为了大宋百姓而打。有了战利品,要给他们留一份儿。走到哪,哪怕饿死、冻死,也不能扰民。岳爷爷那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劫掠’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边打鞑子,边祸害百姓,那是土匪流窜,不是游击。我出身低,没读过几天书,所以也知道老百姓的想头。他们不过是想过几天太平日子,找块能放下锄头的地方刨食儿。没那么多大义,忠心。如果你祸害他们,在他们眼里,就比鞑子还坏。等鞑子一来,他们肯定主动帮助鞑子剿灭你。如果你心里装着他们,他们就会向着你。鞑子离你几十里路,他们早就抄近路给你送了信儿!”

“多谢大人教诲!”到了此时,刘协对西门彪佩服得五体投地。昨天丢了醴陵,他心里还有些不服气,认为若不是自己的外甥勾结破虏军,自己不至于败得那么窝囊。今天听了西门彪谈谈说说,分析游击战的道理,才知道确实小看了这个所谓的粗人。

大宋在与蒙古军周旋时,也使用过小股部队敌后骚扰的游击战术。但收效甚微,一方面,蒙古人通过血腥屠杀,来威胁百姓不得与宋军勾结。另一方面,乡野草民未经教化,根本不认宋与元的区别,不尽心给宋军配合。经西门彪一讲解,他才明白,非百姓不识礼法,而是自己这些宋军的作为,在百姓眼里,和元军没什么两样。有些行为,恐怕连军纪好一点的元军还不如。

“昨天将军开仓放粮,并给百姓发兵器,我等还不乐意,以为元军来了,百姓们手中的粮食和武器,还得被收回去,白白便宜了敌军。现在想来,还有争夺民心这个道理?”周养浩沉思了一会,感慨地说道。

“也不光是争夺民心。当然,咱们发粮食,张弘范抢粮食,一来一回,民心肯定向着咱们这边,这只是其一。其二,就是给百姓一个反抗的机会。平时大伙家里连菜刀都没的一把,鞑子来了,只有伸脖子挨宰的份。自然怎么抢,都得忍着。眼下咱们给他们发了粮食,又发了刀箭。他们愿意把这些交给张弘范去做顺民,咱们不拦着。可十家之中,只要有一家不愿意当顺民,咱们就又多了一家好弟兄。所以,能不烧的,就不烧。走过的地方,一定给每个男人发一把刀,给他个做爷们儿的机会!”

西门彪回头看看已经看不见的醴陵城,低声说道。

这次,他又洒下了大把火种,能不能点起来,就看当地人自己了。他不是人,不像林琦,还心怀大宋。他只是想反,为了文天祥所承诺的平等之梦反下去。至于能否活着看到文天祥的承诺实现,西门彪不知道。但他知道,如果每个百姓手里都有钢刀和弓箭,当地的官府的行为就会收敛些。宋如此,元亦如此。

“报告,胡参谋带着人从萍乡回来了!林将军请你过去!”传令兵匆匆自前面跑来,交给西门彪一面角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