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张骞回朝 (第2/3页)

这一绝佳时机,与堂邑父趁乱逃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逃回长安。

张骞出发时浩浩荡荡一百多人,怀揣着壮志豪情,誓言要为大汉建功立业。可归来时,却仅剩下自己和堂邑父二人。曾经年富力强的壮小伙,此刻已饱经沧桑,双鬓染霜,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深深的沟壑,每一道皱纹都诉说着这一路的艰辛。

这一次出使,虽说未能达成同大月氏建立联盟以夹攻匈奴的初衷,但它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所起的历史作用,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成功。

遥想当年,秦始皇北却戎狄,倾举国之力筑起长城,只为护中原安宁,但其西界不过临洮。玉门之外那广阔无垠的西域,尚为中国政治文化势力所不及,仿若一片未知的神秘之境。而张骞第一次通使西域,宛如一把利剑,劈开了混沌,使中国的影响如同一道曙光,直达葱岭以西。自此,西域同内地的联系如同藤蔓般日益紧密,丝丝缠绕;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如春笋破土,建立并逐渐密切起来,此诚之谓“凿空”,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通道。

张骞这一次出使西域,不仅仅是一次充满艰险的外交旅行,它更是一次卓有成效的科学考察。一路上,张骞对广阔的西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研究,详细记录下每一处见闻。他不仅亲自走访了西域各国和中亚的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诸国,亲眼目睹各国的风土人情、政治格局,还凭借着非凡的交际能力,初步了解到奄蔡、安息、条支、身毒等国的诸多情况。无论是各国的奇风异俗、独特物产,还是人口分布、城市布局、兵力强弱,他都是不厌其烦地详加记录。

如今,张骞归来,将其一路的见闻,向汉武帝作了详尽报告。在朝堂之上,他对葱岭东西、中亚、西亚,以至安息、身毒诸国的位置,描述得精准无误;对各国特产,如数家珍般一一列举;谈及人口、城市、兵力等关键信息,更是条理清晰,数据详实。这堪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对于这些地区第一次最为详实可靠的记载,是后世研究上述地区和国家古地理和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在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中得以完整保存。

张骞出使西域,抗击匈奴不屈不挠,功勋卓着,汉武帝刘彻有感于他的博广瞻望之志,特取“博广瞻望”之意,封张骞为博望侯。朝堂之上,汉武帝对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成果汇报,频频点头,极为满意。他深知,这些宝贵信息将为今后大汉的外交和军事行动指引方向。于是,又加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同时授堂邑父为“奉使君”,以表彰他们的赫赫功绩,让朝野皆知,英雄必受厚待。

当下,西域形势已然风云变幻。在失去河西走廊这一战略要地后,匈奴不得不向西北退却,却仍贼心不死,妄图依靠西域诸国的人力、物力,与西汉继续对抗,妄图卷土重来。张骞审时度势,提出极具战略眼光的“断匈奴右臂”的方案,通过联合西域诸国,特别是乌孙国,共同抗击匈奴,从侧翼入手,彻底瓦解匈奴势力。

汉武帝听闻此计,深以为然,当即陷入沉思,开始仔细斟酌考虑出使的人选。张骞见状,毫不犹豫,奋勇申请二次出使。他目光坚定,言辞恳切,向汉武帝表明自己的决心与信心:愿再次踏上那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为大汉的安定繁荣披荆斩棘。

元狩四年,汉武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再任张骞为中郎将,委以重任。此次,张骞率领三百多名精心挑选的随员,携带的财物更是惊人,金币丝帛等堆积如山,价值数千巨万,牛羊成群,足有万头之多。这浩浩荡荡的队伍,肩负着重大使命,计划第二次出使西域。

此行目的明确,其一,招与匈奴有矛盾的乌孙东归故地,以切断匈奴右臂,让其首尾不能相顾;其二,宣扬大汉国威,凭借大汉的强盛实力与深厚文化底蕴,劝说西域诸国与汉联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