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4/4页)

着书中阐述的工业体系依存关系,他的脑海里有一个巨大的立体的关系图正在缓慢的搭建起来,看上去蔚为壮观。

化学技术的提升,能够制造更先进更优秀的材料,硫酸还有其他化学产品,一直都是近现代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化学稳步发展并且领先世界,才能够进一步发展更先进的材料技术——当然,发展化学的另一个好处,是提升火药的性能,让炮弹拥有更大的破坏力。

但是,如果想要让化学在现代战争中发挥出它本来就拥有的力量,同样需要物理学上的成就配合。比如说更好的炮弹装药,带来的是更强的火炮膛压,如果没办法制造出更优秀的火炮炮管来,就会让这门大炮有炸膛的危险。可一旦完成了这种改进,那么高膛压带来的火炮高初速和远射程上的优势,就足以让所有军队垂涎三尺。

另一方面,高膛压带来的优势也代表着高磨损的火炮膛线,对冶金工艺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验……如此循环往复下去,似乎任何一个提高都无法全面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只有全面提高,才会催生出更强大的整体战斗力提升。

而这一切,还都仅仅只是现代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更好的火炮需不需要更精准的瞄准系统?更轻便的飞机蒙皮需要不需要更可靠的支撑设计?更强大的发动机带来的动力能不能全面转化利用起来?这里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重要的学科,每一个词汇,都值得一个天才去耗费一生去研究。

王珏现在才知道,他某个异想天开的新式武器设计方案,其实如果没有这么多年来,全人类的积累和贡献,根本就制造不出来。而即便是他现在非常满意的坦克,按照书本上的发展理论去分析,依旧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更快更澎湃的速度,更坚固可靠的装甲,更强大的火力——大明帝国的1号坦克距离真正的完美,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而王珏在列车上思考的问题,却不是设计一个完美的坦克出来。他是一个军事指挥官,擅长的是利用手里的武器装备和部队去打赢战争,不是带着一大群工程师们在厂房里有条不紊的工作。

这工作有一个年轻人会替他完成,想起这个叫陈昭明的年轻人,王珏的脸上就露出了笑意来。他偶然间发现的这个人才,果然在兵部散发出了应有的光辉,给他省去了不少的麻烦,也为大明帝国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王珏在思考的,是一个他最近才想起来的很深奥的军事课题,他要趁着自己待罪的这段时间,好好的研究一下,有关未来围绕着坦克这种新式武器拟定出来的作战革命。

辽东战场上的巨大胜利,或者说辽东战场上大明帝国轻而易举获得的这场胜利,已经向世界证明了坦克的威力,和未来战术变更的必然性。可是究竟战术如何变更,所有人……包括大明帝国的军事将领在内的所有人,都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遥远的古代,战争之中诞生了骑兵这个高机动兵种,对步兵取得了压倒性的机动优势,让古代游牧民族压制了农耕文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火枪的诞生,步兵的攻击力超越了骑兵,所以防御变得更有优势起来,时过境迁,战壕替代了城墙,变成了几十年间最坚固的防御手段。

可是现在,坦克的出现,让战壕和步兵组成的防线开始过时,胜利的天平又开始向着拥有更高机动性和火力的进攻方倾斜。防线变得不再那么可靠,有关未来战争的课题研究,差不多在辽东战场上的胜负尘埃落定的同时重新展开。

而作为这场战争的主角,最主要的参与者,王珏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