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部分 (第2/5页)
没有人比他自己更了解。所以这时候便听他对王一一打断道:
“我觉得你还是回归正题的好,我比较感兴趣你对于“盲点”的分析。”
“不好意思啊,说说就跑偏了。”王一一抱歉的伸了伸手,便又一本正经的继续上面的话分析起来:
“盲点包括思维,思考,行为习惯等等。
所以在寻找上,我觉得便应该抓住这几条。从本质上进行寻找。
就说我吧。
我的思维就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盲点,那就是只考虑逻辑上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愿意钻牛角尖。
比如说一个苹果和一盆花放在桌子上,我便会觉得莫名其妙,因为这两者的摆放在我的思维力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桌子上要么只留花,要么只留苹果。
而在思考上,我则比较容易忽视对比,只是单纯的以自己的情况作为思考的前提,而往往忽略环境,以及其他人的情况。
至于行为习惯就更不用说了。在面对危险时会首先让自己冷静思考,如果所面临的危险就是单纯的需要逃跑,那么我无疑会被追上杀死。
事件的存在是建立在所有受害者与逃脱者的基础上的,所以盲点一定是所有人共同容易忽略的。
这一点便是我能给你的建议,看看能否通过对这一点的理解找到办法。”
王一一的废话固然说的不少,但是她在最后提出的看法,倒是让萧陌豁然不少。他之前并没有考虑到这一条,只是单纯的在拍摄过程中所法出现的情况作为参考,从而去思考拍摄办法的。
不像王一一这样。先找到一个关键点,然后一切的思考,一切的及时情况,都围绕这个关键点进行。这么做无疑会让思考变得更有效率。而不会出现东想一点,西想一点,被这种情况困扰,被那种情况困扰的。
萧陌觉得自己收获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分析方法。即便王一一的分析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
“这是第三幕的剧本,你选一个角色吧。”
萧陌将鬼戏第三幕的剧本,从储物袋里拿出来交给了王一一。提早将剧本交出来。说不准王一一便能有所发现。当然了,他这边也会提前进行分析,因为还要考虑是否利用白伊美这枚旗子。
如果能够在第三幕开拍前,便成功找到正确的拍摄办法,那么将会更有利他的阳谋展开。
萧陌承认自己玩阴谋,玩计策远非苏浩的对手,但是,在对阳谋的使用上就不同了,因为阳谋说白了就是一种逼迫。这和头脑无关,考验的就只是取舍。
看苏浩是为了白伊美甘心放弃自己,还是为了自己狠心放弃白伊美。同时,这也是对他自己取舍的一种考验,看他是否敢于同苏浩玉石俱焚。
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却很艰难,并且也很复杂。因为他的敌人并不只有苏浩一个,还有一只不明意图,潜藏在深处的强大恶鬼。
他如果和苏浩火拼个两败俱伤,则无疑便宜了那只恶鬼。
或者说,他和苏浩无论哪一个人失败,从理论上讲都是恶鬼人格获利。
王一一从萧陌的手上接过剧本,待仔细看过后,她便有些惊讶的说道:
“参演第三幕的人很少啊,一共才有五个角色。”
“嗯,只有五个角色。”萧陌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想了想猜测道:
“就是不知道,如果在上一幕拍摄中,如果有超过五个人幸存下来,会怎么样了。”
萧陌觉得自己好像察觉到了某种关键,但是想了想却又觉得没什么。
有关鬼戏的拍摄,或许存在着一个绝对安全解决的办法,但眼下他却没什么头绪。只能将鬼戏的三幕分开看作是三次小的事件。
只要分别找到解决办法,那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