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秀荷姨,这刺绣太无聊啦,我真的学不进去 (第3/4页)
他们拿着相机,对着绣坊拍个不停。秀荷好奇地走出去,询问他们的来意。
其中一个年轻人兴奋地说:“阿姨,我们是在网上看到了关于您绣坊的介绍,觉得特别有意思,就想来看看。”
秀荷心中一动,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宣传刺绣的好机会。她热情地邀请这些年轻人进绣坊参观,并亲自为他们讲解刺绣的历史和技巧。
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声。
“阿姨,您太厉害了!这刺绣简直就是艺术啊!” 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说道。
秀荷笑着说:“只要你们喜欢,欢迎常来。”
从那以后,秀荷决定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加大对绣坊和刺绣文化的宣传力度。她开始学习拍摄视频、编辑图片,把绣坊的日常、姑娘们的学习过程以及精美的刺绣作品都展示在网上。
起初,关注的人并不多,但秀荷没有灰心。她不断改进自己的拍摄和编辑技巧,还请了一些懂行的年轻人帮忙出谋划策。渐渐地,绣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参观和学习。
一些学校也主动联系秀荷,希望能让学生来绣坊体验刺绣课程。秀荷欣然答应,她精心准备了课程内容,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感受刺绣的魅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绣坊里的年轻身影越来越多。秀荷看着这些充满朝气和热情的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火再次熊熊燃烧。
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随着学员的增多,绣坊的空间显得有些局促,教学设备也不够用了。而且,由于学员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进度很难统一。
秀荷为此常常忙得焦头烂额。一天,她在整理绣品时,不小心碰倒了一摞绣框,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秀荷疲惫地坐在地上,望着满地的狼藉,心中涌起一股无助感。
“难道真的这么难吗?” 她喃喃自语道。
就在这时,小梅和几个姑娘走了进来。她们看到秀荷的样子,连忙跑过来帮忙收拾。
小梅拉着秀荷的手说:“秀荷姨,别灰心,我们会一直支持您的。咱们一起想办法,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
秀荷看着这些懂事的姑娘们,心中感到一丝温暖。她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说道:“好,咱们一起努力!”
为了解决空间和设备的问题,秀荷四处奔波,寻找合适的场地和资金。她跑遍了小镇的每一个角落,拜访了许多商家和企业家,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
在这个过程中,秀荷遭遇了无数的拒绝和冷眼。有的人觉得她异想天开,有的人则认为刺绣没有商业价值。但秀荷始终没有放弃,她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
终于,有一位企业家被秀荷的执着所打动,愿意出资为绣坊扩大场地和购买新的设备。
新的绣坊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秀荷和姑娘们一起精心布置,把这里打造成了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空间。
然而,教学进度的问题依然困扰着秀荷。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根据学员的水平进行分班教学。对于零基础的学员,从最基本的针法开始教起;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员,则注重提高他们的技巧和创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秀荷还邀请了一些资深的刺绣大师来绣坊授课。大师们的经验和技巧让学员们受益匪浅,绣坊的整体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
在秀荷的努力下,绣坊的名声越来越响,订单也越来越多。但秀荷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她知道要想让刺绣真正传承下去,还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于是,秀荷开始尝试将刺绣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比如绘画、书法、摄影等。她还组织学员们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刺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