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 (第2/5页)

妮可基德曼的妙曼身姿撑起大半个电影,前者更注重集体的表现,在剧情上也更精彩些。

不管别人怎么看,莱拉更喜欢《芝加哥》一些。所以这次的剧本她不是随便接的,而是经过仔细的考量后才有的决定。而且她是一个既然要做就绝对要做好的人,这也就意味着她不会接受原本中的一些被诟病的地方再次出现在自己的电影里。(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487章 罗伯·马歇尔

比如说服装吧,原版被人诟病最多的地方就是电影里难看的衣着服饰,很多人都认为电影里难看的衣服让整部电影都显得艳俗许多。

这点莱拉肯定不会允许再次发生,有了《加勒比海盗》的合作,她相信已经生产过的母亲一定会很乐意再跟她合作一次。一位国际级的服装设计师和她的团队肯定会把电影里的每个角色都打造得更出色!

而见过剧本作家比尔康登后,莱拉也顺利地了解了一直想要知道的,关于那位在前世打造了《芝加哥》人。因为剧本会出世,就是那个人和他合作的结果。

罗伯马歇尔是真正由百老汇走出来的人,因为投入过电视届一段时间的关系和米粒麦克斯公司的老板结识了。老板很赏识他的才能,也乐意给他机会。

在一次偶然中,他知道了老板对百老汇剧《芝加哥》很感兴趣,能把这个剧拍成电影放到大屏幕也是他的梦想。当他把心里的想法告诉老板后,就恰好和老板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他找来比尔,和他一起将剧本写了出来。

雄心勃勃的他把剧本送到了老板手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老板在看过之后虽然很喜欢,却把剧本送到迪士尼那边寻求合作。

其实老板是好心,歌舞片不景气是很客观的事实,即使不求赚钱依然不希望亏损太多,所以拉来一个不怕亏损的粗大腿是很有必要的。也只有那些财大气粗的大公司才愿意拍一些注定要赔本的文艺片去冲击颁奖季。

接下的事大家都清楚了。迪士尼接到剧本后放到下面给专人商讨,结果尤兰达提出莱拉做导演被嘲笑,最后阴差阳错地让莱拉真的接了剧本……

莱拉通过剧本作家找到了罗伯马歇尔,在她看来,前世的《芝加哥》可以做到那种程度和罗伯是分不开的。他本身就出自百老汇,这点就成为了莱拉没有的优势,想要更好的对百老汇剧进行改造又怎么能不找一个专家呢?

如此一来,已经在前世证明了实力的罗伯就自然而然成为最值得信赖的人选。当然,前提是他愿意加入才行。

如果你非常想要把自己喜欢的舞台剧改编成电影,并将它拍出来。好不容易发现老板刚巧也喜欢,还愿意给你机会。当你激动地找人把剧本写出来,还用了许多时间去修改和研究。然后老板看过剧本认为很好,也愿意去拍,只是拍的那个人不是你……

有几个人遇到这样的事还能心平气和地答应配合抢走你一切功劳的新导演呢?并且那个导演还是个比你小一大截的22岁年轻人!

至少莱拉觉得像罗伯这样已经可以说是成功人士的人是不会接受这样“屈辱”的召唤。但到底是怎样,不亲自尝试一下是不会知道的。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在预定好时间后,她来到了罗伯位于好莱坞的家。

在好莱坞,贫富差距是相当大的。知名的影星可以住在华丽的比弗利山庄,刚抱着理想跑来闯荡的年轻人可能连一间陋室的房租都交不起。

罗伯来到好莱坞也有不少年了,60年出生的他一开始在百老汇为音乐剧设计动作,后来接受邀请为电视音乐连续剧设计舞蹈动作,曾得到过托尼和艾美的不少奖励,算得上是百老汇相当成功的人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