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 (第2/4页)
周可到处都是锦衣卫,而且有很多还是着便装混在这些人当中的,谁敢唱反调,可能他们刚一张嘴,人头就飞了!
最后,这些土司大多选择了屯卫,毕竟当屯卫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是土皇帝,这点朱慈炅也早有安排,他们都被分散到东南各地,每个土司屯卫周围最少有两三个大明的正规屯卫,他们想翻天都难。
这新收复的地方自然不是光屯卫就能压的住的,朱慈炅还留下了五个正规军团,他令关宁军留守东胡,驻扎在东吁,监控缅王,东江军留守暹罗,驻守大城,监控暹罗王,边防军第二军团留守安南,驻扎在升龙城,监控安南王,定辽军和武威军押着俘虏继续修建东南半岛的铁路,铺设电报网络,等这两件事都完成了,就直接驻守在交趾和日南,以保地方安全。
关于两个行省地方官员的安排,朱慈炅懒得去多费脑筋,他直接下了一道圣旨令人传到京城,让吏部速速抽调各级官员来交趾和日南两省上任。
忙碌了将近半个月,东南布局终于完成,现在东南就一个一等属国暹罗,另外东胡、安南、占城全部是二等属国,至于属国的军团,只有三个一个暹罗军团,一个东胡军团,一个安南军团,朱慈炅直接调来了尤世禄、王学书、王世钦等忠君爱国的老将出任军团长,以确保这些军团都能听大明的指挥。
另外就是交趾和日南两个行省了,这两个行省地方官员的调配和屯卫的调集都需要时间,这些自由吏部和兵部去管,朱慈炅只要定下框架就行了。
至此,东南半岛的事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是扯皮时间了,朱慈炅知道,反哈布斯堡联盟的列强绝对不会就此罢休,一场嘴仗是避免不了的。
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谓合约
话说范门迪被郑芝龙阴阳怪气的气回去之后,咬牙切齿的想了半天,最后还是无奈的撤退了,至于星城港另一边的联合舰队想通过星城港海域前来汇合已经是不可能了。
好在大明帝国并没有将整个马六甲海峡都封锁,离星城港较远的地方,有些水道暗礁密布只能过小型船只,大明帝国压根就没有管,范门迪令人架着小型帆桨船,选了条比较隐蔽的小水道,穿过星城港附近的海域,跑去通知范德尔立刻率联合舰队绕道苏门答腊岛以南赶往巴达维亚。
范德尔收到命令,只感觉头皮一阵发麻,那条航道可不好走,遭遇海上风暴的可能性太大了,当然,他宁可去面对海上风暴也不愿跟眼前强大的大明海军死磕,最后,他还是硬着头皮下令,舰队调头,绕道苏门答腊岛以南。
这条航道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条不折不扣的危险航道,尽管范德尔率船队小心翼翼傍着海岸缓缓前行,还是被一场小型风暴吹的搁浅撞毁了十余艘中型战舰,在探路过程中,还有十来艘中型战舰也被暗礁撞穿船底沉没了。损失了将近一成的战舰,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艰苦航行,联合舰队才抵达巴达维亚,好在超级战列舰保护的比较好,一艘都没有损失,搁浅和沉没的战舰上的人员也及时抢救回来了,并没有造成什么人员伤亡。
范门迪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面对二十艘战舰的损失,他仍然气的暴跳如雷了,他在心底咆哮:“大明帝国,现在轮到你们难受了!”
现在,巴达维亚已经集结了超级战列舰一百四十艘,各类中型战舰五百余艘,比大明帝国任何一个舰队都要强,只要不去星城港防线和东南防线自讨没趣,去其他任何地方,大明帝国都拿他们没办法,大海是如此的广阔,范门迪完全有信心用这支联合舰队搅的大明帝国不得安宁。
先去哪里让大明帝国难受一下呢?范门迪盯着南洋海图看了半天,发现这地方还真不好找,去大明的东南沿海路途太遥远,而且重要的地方大明都修筑的炮台和棱堡,讨不到什么便宜,去东南半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