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刘罗锅智探白翠莲,陈大勇受命夜访情 (第2/3页)

。”刘大人感觉这事儿越来越有蹊跷,便又问:“这地主姓甚名谁呢?”

这一问,女子像是被触到了什么敏感的地方,刚说了个“姓”字,就赶紧把话咽了回去,然后东拉西扯地把话题岔开了,说:“交租子都是我丈夫去办的,我不太清楚。”刘大人一听,就知道这女子话里有话,正想着怎么变着法儿套出她的真话呢,就听到这女子说:“青儿,拿点钱打发先生走吧。”

青儿答应一声,不一会儿就拿了一百钱过来,笑着对刘大人说:“先生,您把卦礼收下吧。”刘大人心里想着,如果不收这钱,恐怕会引起她们的怀疑,于是便站起身来,接过钱放在了腰里。这时候,又听到那女子说:“青儿,把先生送出去吧。”

青儿走到刘大人跟前,不耐烦地说:“道爷,您看您也算出了卦,就赶紧‘两个山字垛起来——请出’吧!”刘大人眼珠子一转,故意装作神秘兮兮的样子说:“哎呀,不好!我瞧你们这院子里邪气重得很呐,怕是晚上会有鬼怪出没。”青儿一听,呸了一声,说:“你可别瞎说,净说些丧气话,我们家好端端的怎么会有鬼呢?你这不是存心吓唬人嘛!赶紧走,别在这儿啰嗦了,再不走,我可就把你推出去了!”说着,就把刘大人送出了街门,“哐当”一声关上了门,青儿回屋去了,这事儿暂且不表。

,!

再说刘大人出了门,仔细地瞧了瞧这院子周围的环境,只见西边有个小小的土地庙,门对面有四五棵枣树,门楼是青灰抹的。刘大人暗暗记住这些,然后迈步往前走。

一路上,刘大人一边走一边琢磨:“这女子说话遮遮掩掩的,肯定大有文章,这里面一定有隐情。等我回到衙门,就派马快去查个清楚。要是能找到真相,就能救那店家的命,也算是为老百姓做了件好事,不然可就对不起乾隆爷对我的信任了。当官要是不为民做主,那可真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白拿俸禄’了。”

刘大人正想着呢,不知不觉就到了衙门附近。他还是像来时一样,从后门悄悄地进了衙门,张禄早就迎了上来,赶紧伺候刘大人喝茶。

刘大人喝了几口茶,放下茶杯,对张禄说:“张禄啊,你快去把承差陈大勇给我叫来,我有事儿要问他。”张禄连忙答应,转身出去了。

这陈大勇又是何许人也呢?原来啊,在刘大人还没到金陵江宁府上任的时候,就听说衙门里有个好汉叫陈大勇,这人三十五六岁,长得五大三粗,相貌堂堂,是个武举出身,还做过一任运粮千总呢。不过后来因为押运漕粮的时候出了点岔子,把千总的官职给丢了。没办法,他就到江宁府衙门当了一名承差。这陈大勇可没少帮刘大人办大事,后来刘大人还提拔他做了河南襄城的都司呢。

张禄按照刘大人的吩咐,不敢有一点耽搁,来到承差房外,扯着嗓子喊道:“承差陈大勇!大人传你,在内书房等着问话呢!”话刚说完,就听到屋里有人“哦”了一声,接着门开了,陈大勇走了出来,和张禄一起往里面走。

不一会儿,就到了内书房门口。张禄说:“你在这儿等等,我先去通报大人。”陈大勇就在门外站着。

张禄掀开门帘走进书房,给刘大人行了个礼,说:“大人,奴才把陈大勇带来了,正在外面候着。”刘大人说:“让他进来。”

张禄转身出去,对陈大勇说:“陈大勇,大人叫你进去问话。”陈大勇答应一声,走进书房,也给刘大人行了个礼,说:“小的陈大勇,见过大人。”刘大人摆了摆手,示意他站起来,然后说:“陈大勇啊,本府现在手头有一桩人命案子还没结,都是上元县那帮人没本事,让好人受了冤屈,坏人还逍遥法外。本府要是不把这事儿查清楚,给老百姓一个交代,怎么对得起乾隆爷给我的这份官职呢?这件事得靠你去办,千万不能让外人知道。要是你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