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5页)

,你说的没错,蒙娜丽沙。蒙娜丽沙。”

我担忧地望着他夸张的大笑。我说错了吗?蒙娜丽沙指的就是一种虚幻而永远抓不住的爱情幻想嘛。

这时,小余打开楼梯出入口的门,看到我喊道:“刘薇,你在这里呀。吓死我了。”再望到黎若磊时她立刻却住了步伐:“黎主任?”

“你们继续聊。我走了。”他颔首,经过我身边故意拍拍我的肩膀,“谢谢你的蒙娜丽沙。”

我对他的刻意讽刺无奈地摇头,拉住了旁边好奇的小余:“没事。我很好。至于那个蒙娜丽沙,你应该知道达芬奇的那幅名画吧,他喜欢的就是那种类型。”

砰,远处传来有人脚下一滑的声音。

作者有话要说:各位大大,喜欢就支持啊,这可怜的支持率看得小夜心酸。这文写得真是那么差吗?——从本章开始,隔日更新。

第13章

自“哆啦A梦”的计划消亡,我只能认命地留在ITTCU。不久后,我的工作有了升级。毕竟,这座中心是术科,28层楼,除了第一层急诊室,基本每隔三层就有一层是手术室层,其余都是病区。这里也没有门诊,但源源不断的病人慕名而来,以至于没有空余病床滞留。病人来这里就医的目的很简单,做手术,一为了检查,二为了除去病痛。

所以,我逃不掉来这个中心第一天噩梦的场所:手术室。

“刘薇,你熟悉一下给病人的小伤口缝针。”

小马医师的课业任务布置下来。我拿起医用针线,学着绣花娘先缝补人造猪皮。右手拿持针钳,左手拿镊子,持针钳上夹着弯细的缝针,缝针带着漂亮的肤色医用线。左手先用镊子夹起对齐的猪皮,右手用力让缝针一半穿过,露出的针尖由左手的镊子夹稳拉出,那么一条线就这么飞过了裂开的皮肤,来回多几下,伤口拉拢,最后打个蝴蝶结,伤口缝合完毕。

没错,22世纪的医学是进步了许多。比如净化消毒系统的大大改进,使得手术室和病区的工作人员只有在亲自为病人做进一步的侵入性诊断治疗时,才需要全副武装穿上术衣,戴上帽子和口罩。又比如说许多检查仪器的规模都变小了,可配置于病区,技师24小时值班,随叫随到。心脏检查手术有了微管,心腔镜,心胸剖开术三大分类。这里不免要提一提现今的医学分科,已经是取消了笼统的内外分科,即心血管内科与心血管外科合并为以治疗心脏疾病为主的心脏专科。微管就是在21世纪的心脏内科介入手术基础上发展而来。心腔镜和心胸剖开术则基于原有心脏外科行列。但是,一个医师的基本功仍然没有改变:四诊,消毒,缝合,换药,包扎,诸如此类。

可见,22世纪医学知识的磅礴精深,不是我这个21世纪的文员一朝一夕就能滥竽充数的。走一步,算一步,怀着这样的心态我既做好本分工作,却绝不怀非分之想。

小马医师看了我两日的功课大体满意,就叫我去缝合一个昏迷病人脚上的小伤口。

护士帮我准备了物品,这种小事不需要全程陪同,她备完东西就走了。

我左等,右等,等着小马医师过来看我缝合。人都有第一次,都会怕,何况我本来就不是学医的。

干巴巴地等了好一会儿,小马医师没到,却来了另一个人物。

他从自动门穿过,脚步无声无息,风是他的代名词。他立定在我对面,对着病人和电脑瞄了两眼,笔唰唰唰,很快落下十几行普通医师需要算上四五个钟头的数值。合上病历本,插入床尾,他看向我。

我知道他是个不喜言语的人,忐忑地解释:“我在等小马医师。”

“他缝,还是你缝?”

“我——”我小心翼翼抬头,见他眯着淡淡的微笑。

“我看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