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曹操要来了,赶紧收人 (第2/3页)
候了,等到秋后咱们抓一批给送过去,权当钱粮兑现不足的补偿。
只是这件事不能告诉徐辑,这老头儿是凉州人,外地人不会理会本地百姓死活,更不会顾及咱们的利益,他眼里只有给他新生的恩主袁熙。从对刘琰的态度就能看出来,跟咱们不是一条心,不过也不用怕他,只要不给抓住把柄事情就能办成。
想到那些北边逃亡者凄惨的未来,霍奴摇头叹息:“冒着生命危险跑出来的,这要送回去估计活不成啊。”
焦触装作无奈模样点头附和:“那就先苦一苦父老乡亲吧。”
“别介。”霍奴立刻摆手,而后对赵渎歪头示意:“咱俩立刻部署抓捕,先送过去一批看看反响如何。”
看着两人背影消失在远处,张楠长长叹息一声:“听说她在许昌。。。。。。唉,摊上这么个老婆,袁显奕够倒霉的。”
“也不能说倒霉。。。。。。”焦触说了一半似乎想别的起什么,马上低声嘱咐:“那个曹性,尽量少接触。”
张楠很赞同,现在这个世道扩充军队还在乎朝廷下明旨?不过刘琰拿这个事做借口,毕竟有大义名分众人也无法反驳。
别部司马官职说大不大,麻烦的在于什么事都能插一脚,保不齐曹性是留下来观察众人,他手里马上就有兵了,离他远点是正确的选择。
临分别时,焦触摇着头淡淡一笑:“她兄妹俩都是魔鬼。”
张楠低声说道:“或许曹公?”
“曹操屯田!百姓们最后一点财产会被充公,人人变成奴隶,你我都会倾家荡产。”焦触说完一甩袍袖,头也不回大步离去。
这一来一回并没有耽误多少时间,可回到邺城才知道出了大事,就在刘琰离开不久,袁谭袁尚两兄弟麾下的军队在邺城城门起了冲突,亏的弹压及时没有酿成大乱。
矛盾公开化分裂不可避免,袁尚擅自公布遗言继任邟乡侯,袁谭负气出走,带着军队驻扎在黎阳,还自称车骑将军。
袁谭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和曹操对抗,证明给天下看他才是有能力的那个人,他才是顾全大局的人,他才应该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
刘琰走的时候带着官骑,回来多了五百乌桓人,六百多骑兵可不是小数目,再想都带进城去可不行了,审配态度很坚决,不但乌桓人连官骑也要留在城外。
这种紧张期间身边没军队,任谁心里都要打鼓,转念一想袁熙还在城里,不进去什么事都做不成,刘琰一咬牙一跺脚孤身进城。
进了城发现想多了,审配压根儿没理,只要不带军队你爱去哪儿随意,刘琰真吃不准这帮冀州人到底是好是坏是忠是奸。
回到家刚想夸冀州人两句,袁熙一句话让刘琰立刻目瞪口呆:袁尚接管大将军五校,高蕃转任魏郡太守,孟岱、郭援、韩猛驻屯九侯城。
中军校尉高蕃是五校的实际统帅,转任魏郡太守是将他明升暗降剥夺指挥权,五校的二号指挥官是郭援,和韩猛一样都是军中宿将领,动了一个高蕃再动他俩就不合适了。
袁尚也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干脆选择调离邺城,去漳河上游的要塞九侯城驻防,名义上是拱卫邺城,实际上是将两人驱赶出去。
孟岱作为冀州监军总领郡国兵庶务,官渡之战时手下有一万人,主要是郡国兵,论精锐程度和大将军直属五校尉的军队不能比,官渡战后没有得到补充,就剩两千来人。
按说得不到补充也属正常,军队只招人可不行,配套装备比人还关键,河北作为东汉对外作战的物资基地,制造业很发达,袁绍没有经历过惨败,多年积攒了不少家底。
还是得怪官渡战败,曹操俘虏的几乎都是民夫,这些民夫的营地距离战场很远,军队跑了民夫就倒了霉。不仅是民夫,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