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 (第1/5页)
毕自严见傅宗龙反驳自己的计划,刚要开口讲话我就拦住了他道:“好了,两位爱卿不用再争执了,朕已经有了决定。”
我这么说,他们只好收口站回班位道:“请皇上明示!”
“士兵们跟随朕辛苦作战,银子总是要赏的,既然太仓的银子不够,那剩余部分朕就补上吧,别让将士们空欢喜一场!”
毕自严道:“皇上,只怕这不合适吧?内库的银子已经”
我摇手道:“这有什么区别,朕内库的银子也是大明的银子,这银子就当暂拨给户部的,等哪天户部有结余了再调回内库!”
原本有三千多万的内库今天又花出去四百万,大约只剩下一千一百万。四百万剩余的一点还要奖赏给班军,以及各级将领。赏银的事情有了结果之后,大臣们都不愿再说了,即使是皇上出钱,但毕竟解决了。
“那既然没有意见,就接下一个议程吧,如何封赏平辽中立功的将领!”
士兵们的功劳是根据斩敌人的级来算的,一般都是升官或者加薪来作为奖赏,当然也有不少人要银子。但是将领们就没有那么好赏了,因为大明一朝武人的地位地下,即使加了左右都督,太子太保等虚职,实际上还是一个总兵官,见了文官钦差该干吗的还干吗!那些做官到了头,俸禄又是拿最高级别的武官已经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时候,要么就荫他的儿子,要么就赏银子。
对于总兵官的将官封赏,按照以前的旧制一般会让他儿子封荫千户,又立功就世廕千户,再立功就封荫锦衣千户,还立功就世廕锦衣千户,一直往上可以世廕到都督,而且一个封完还可以封其他的儿子。只要老子厉害,一家子就算坐在家里不动亦可满门将官。大明两百多年下来,只有李成梁做到了这点,几个儿子都靠着他的封荫做到了总兵,就连戚继光这样的猛人也比不上。
现在辽东军的赵率教、满桂、祖大寿等人还没有猛到这个阶段,但就是他们猛到这个程度也没有机会了。因为崇祯四年的改制取消了这个封荫制度,而是改为封荫一子入一心学院读书。这样做可以避免一家军中势力坐大,也可以避免虎父犬子。至于将领的仕途,暂时还只能是压在地方,更彻底的改制需要以后再一步进行。
兵部武选司郎中陈新甲很快就念完了这次平辽战役中立功的主要人员,以及兵部按照制度给予的奖励。这里头有不少是我在沈阳的时候就确定下来的,比如赵率教任辽东总兵,以后将长期驻守在沈阳。袁崇焕谷刚宋献策等都有了安排,最主要是京军的将领以及满桂、祖大寿、何可纲等人。
京军的将领是京军的构架,人自然不会随随便便调走。所以他们的封赏更多的是银子以及封荫其妻子。但是辽东军剩下的三位总兵就不好安排了,因为辽饷的取消,这次辽东军损失的兵力将不再补充,连着这些剩下的人也要进行淘汰,划分成驻兵跟地方卫所。这将直接触动辽东军的利益,能做这件事的当然也只有袁崇焕一人!但不管怎么淘汰,满祖何三人总要找个地方安置,大家一起挤在辽东总是不适宜的。
具体怎么安排他们三人,颇为让我思量,而且有些话也不能在朝堂上讲,所以最后还是决定先给他们一般性的赏赐,至于职务的调动则过几日再说。我急着回宫见下皇后她们,一下子离开已经三个月了,着实想念!见大臣们都没有什么意
见,也就散朝了!
皇上回宫,大臣们自然也回行署了。方才跟傅宗龙吵得不可开交的毕自严却是朝他拱拱手,表示一切为公而已。傅宗龙也是泯然一下,并没有将这事放在心上。一旁的左侍郎陈奇瑜道:“此番多亏大人,否则将士们可要怨声载道了!毕大人实在是不体谅军士们的辛苦!”
傅宗龙摇摇头道:“我有何功劳,还不是多亏了皇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