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悠塘之悟 (第2/3页)

终的胜负手,所以他总是赢多负少。

黄秀才曾嘲弄贺宁:“你的棋势大力沉,像一把巨斧。一旦被缠住,你就能连续挥斧,逼得我与你对杀,但这并非我的强项。

所以,我把所有地方都下得很轻,可以随时舍弃,让你一直举着斧头,却找不到可以劈下的地方。你一直高举斧头,累不累?手酸不酸啊?哈哈哈!”

金梓鸣认为,黄秀才说的很有道理。刀,也不应该一味追求力量,而要讲究有效出击。

可以蓄而不发,甚至可以融入剑法中一些轻灵的元素。

他突发奇想,要通过棋理来领悟刀道,决定学习围棋。问明规则后,便开始看人下棋。

不仅贺宁与黄秀才的对局看,其他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下棋,他都会默不着声地前去观战。

他开始下棋,初时与低手下,渐渐对上棋力中等之人,有胜有负。

有一天,见贺宁闲来无事,便上前说道:“老贺,和我下一局吧,让子也行,让我四子,行不?”

贺宁不搭理他,他又讲了一遍,对方这才斜着头瞥了他一眼,伸出小指勾了勾,不屑说道:“斩你如斩猪!”

这下可激怒了“老实人”,他不再多言,转身去了黄秀才家,把围棋书籍都借回去,开始发奋图强。

,!

他有空便看棋书,以一个修士的神魂之力,记下所有的定式与变化,以及历史上的着名棋局。

下棋当然少不了,黄秀才的让子棋对他的帮助最大,凭借卓越的算力,他的棋艺飞速提升。

半年后金梓鸣扬眉吐气,叉腰站在院中,伸出右手小指,朝贺宁勾了勾,轻蔑说道:“老贺,来吧,斩你如斩猪!”现实很残酷,结局如他所说。

围棋教会他很多道理,明白棋品见人品,心胸有多开阔,能成多大事。

再高妙的招式,都不能墨守成规,要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在战术选择上,面对敌人的进攻,最好的应对是不予理睬,一门心思聚焦于自身的战略布局。

不理,是围棋博弈的最高境界。以攻为守是次选,最不得已的选择,才是单纯的防守。

反过来亦是同理,进攻时,一上去就要全面压制对手,逼得他只能被动防守。这些感悟,对于他今后的战斗,以及对刀道的理解,都大有裨益。

每天,他还有两次与和魂虫的较量,双方仍然旗鼓相当。

一次偶然的复盘,他发现下盲棋,居然能增强魂力。先在脑中构建一副棋盘,然后左右手互搏,进行对弈。

既要思考如何落子,又要在脑中时刻维持这副棋局,如此过去三月,他已可同时开五局盲棋。

持续的对弈,让他的彩色魂气更为凝实,不再像风中的火苗那样飘忽不定,而是维持一个相对固定的不规则形状。

凝聚魂针的修炼,他从未停歇,现在已能瞬发四根,怎样才能发得更快更准?

假设瞬发已是速度的极限,那么反过来,如果让目标在神识中的移动“变慢”,一样能帮助魂针准确命中。

毕竟,以神魂攻击一个不动之人,总比攻击一个快速移动的,要容易得多。

金梓鸣买了小孩玩耍的皮球,将其扔向墙壁,反弹后,用大脑锁定皮球运行的轨迹。

强行在神识中放慢它的飞行速度,使高速弹射的皮球,在自己眼中,只是缓慢飞行。

如此苦练,七个月后,他把光滑墙面改为坑洼不平的墙壁,皮球也换为各种东西,甚至包括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弹射变得没有规律。

又用了半年,他终于可以同时锁定和放缓上百个不规则物体的弹射。魂力由此大增,彩色魂气凝结成稳定的椭圆形,且相当凝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