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4/5页)
石料,因为这座石山上曾发生过日军和英澳联军的激战,好多石块都浸染了日本军人的鲜血。他们要悄悄派出几个目睹当年激战的人去,确定当年日军流血最多的地方,再从那里开采巨石,躲过人们耳目,拼死长途运来。
这些战俘开始行动了。他们正儿八经向看守他们的英国军官提出申请,说想自己动手修建战俘营的宿舍,需要到外面去采伐,搬运一些木料石料。同时,他们又搜集身边带着的日本小玩意儿来笼络英军及其家属。英军同意了他们的申请,结果他们开始大规模地采运石料,不仅为寺内寿一,而且为其他战死的日军筑坟。柔佛那方染血的巨石完全不像修宿舍的材料,只能在星夜秘密偷运。运到离现在墓地八公里之外一座荒弃的橡胶园里,搭起一个帐篷,用两天时间刻琢碑文,刻好之后又运到墓地,恭恭敬敬竖好,浇上水泥加固。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一个战败国的俘虏们偷偷做成的。他们内心世界我们不好揣测,但他们做这样的事情,一定感到某种神圣。他们是偷偷地完成一件当时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拼却心力,为着心中的某种念想,他们付出了,即使他们没有把纪念碑完成,这种举动也足以令对手害怕;但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这些战争、这些殖民的幽灵还活在某些人的心中,但我们不得不认真看待这个民族对自己的民族捐躯者,不离不弃。放下恩怨,我们会对这种举止满怀钦佩,虽然我的理性告诉我,这里的许多皇军的骨灰曾在活着的时候加害过我们的民族。 。。
遗落的细节(3)
二
在搜寻抗战史料的时候,我也接触到了一个和日本人立碑相对应的陕西冷娃后死碑的故事。
我刚接触“冷娃”这个词,以为是否错了,冷娃,该是愣娃吧,但后来请教陕西的朋友,我为自己的孤陋和自以为是感到羞涩。吴宓,曾将陕西“冷娃”性格概括为:生、冷、蹭、倔。在关中方言中,“冷娃”的“冷”字,是说话办事不善察言观色直来直去出人意外的冷不丁;也指外表冷峻,寡言少语;冷也指认死理,一根筋,八头牛也拉不回。“冷娃”,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褒义,有惊叹、欣赏、赞许的含义,但冷里还含有愣的意思。
“西安事变”发生后,同样是陕西乡党的国民党*于右任这样一句话说杨虎城将军:“这个陕西冷娃!”
抗战爆发后,作为参加兵谏的杨虎城的部队,是被国民党上层看作“叛军”的。一九三八年三月,日军攻占太原,兵临风陵渡,西北岌岌可危,山摇地动。蒋介石令三十八军军长,杨虎城的部下孙蔚如将军,组建三十一军团,下辖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渡过黄河,进驻山西南部中条山抗击日军。“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被迫出国考察。然而,就是这样一支以三万多名“陕西冷娃”为核心,装备低劣的“叛军”,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以阵亡两万七千人的惨痛的代价,把十余万日军阻隔在了中条山一带,稳住了整个西北,成为西北的柱石,而始终没有越雷池一步的日军视其为中国战区的“盲肠”。
我要说的是这样的故事,他比“狼牙山五壮士”还要撼人,曾有八百名被日军围困在绝壁之上的“陕西冷娃”,跪天跪地跪爹娘,然后高吼秦腔,扑向滚滚黄河。那都是十六到十八岁的新兵,是些娃娃,吃锅盔喝冷水的娃娃。
一九三九年六月,被称为“六六战役”的一场血战开始了,后来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缴获的日军作战命令中看到:
(1)大皇军在运城附近集结一个师另一个旅团的兵力,附野炮五十门,战车三十辆,向平陆、芮城之线进攻,目的是将该处守军,第四集团军所辖三十八军、九十六军一举歼灭,为今后扫荡中条山,进攻豫陕奠定有利基础。
(2)敌情判断:敌人系陕西军队两个军,实际只有十二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