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 (第1/5页)
赵高所言,是他还没有正式称帝之前。
那时大秦已经锋芒毕露,实力冠绝中州。
嬴政雄心壮志,想要灭掉秦国最强的敌人楚国。
当时还是秦王的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嬴政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
王翦因此称病辞朝,回归故里。
结果,在当时楚国大将军、霸王叔父项燕的率领下,李信和蒙恬的二十万大军遭到了一场惨败。
那是秦国一统中州过程中少有的败仗之一。
也正是从那时起,嬴政变得更加成熟。
被称之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并不是从来不会犯错。
他真正厉害的是知错就改,丝毫不因自己的身份地位而改变这种行事风格。
大秦伐楚失败后,嬴政亲自前往王翦的故乡,见到王翦后直接道歉,并且将虎符赠与王翦,请他出山伐楚。
王翦要求必须有六十万大军才能动身,嬴政当即应允。
王翦这才答应重新出山,而在出征之前的誓师大会上,王翦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在六十万大军之前,向嬴政索要金银财宝。
当时满朝呵斥王翦目无君上,嬴政却放声大笑,对王翦的要求一概应允。
而后王翦出征,率领六十万大军在外一年没有主动攻击楚君,秦国朝野上下都上书嬴政,言王翦拥兵自重,嬴政却将这些奏折全部押下,始终没有下旨斥责王翦,对王翦表示了绝对的信任。
王翦也没有辜负嬴政的信任,在一年之后,楚国放松警惕之时,王翦突然发动攻击,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王翦大胜归来,嬴政将先前允诺赏赐一一应允。
当年赵高曾经大着胆子问嬴政为何对王翦如此放心?嬴政的回答是:王翦之所以会在出征前向朕索要高官厚禄,正是表明他没有造反的心思。他只说自己对金钱感兴趣,甚至都没有索要官职。准备造反的人,又岂会做出这种事情?
当时赵高便对王翦佩服的五体投地。
现在听到嬴政提起这件事,在赵高心中,王翦的地位就更高了。
一个人能保持谦恭很难得,而一个人在功成名就之后依然还能保持谦恭,那就不是难得可以形容的了。
这叫智慧。
无疑,王翦就是这种拥有大智慧的人。
他推荐蒙恬做副帅,就是为了告诉嬴政,他已经准备好退位让贤,绝对不会影响蒙恬上位。
而嬴政投桃报李,告诉王翦,王家的功劳,寡人不会忘记。
即便你年事已高,你儿子王贲寡人也会重用的。
君臣二人都有大智慧,都懂得如何让对方放心。
这才是真正有前途的国家。
君王贤明、名将用命。
赵构若是有嬴政一半的心胸,岳飞何至于枉死?
大秦和大宋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基本不可能弥补。
所以嬴政始终不担心江南会给大秦带来威胁,无论江南在什么人手里。
“这一次老将军前往江南,你亲自跑一趟,暗中安排四百龙卫随行。”
赵高表现的如此机敏,嬴政决定给赵高一个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赵高大喜,急忙谢恩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从江南回来之后,不用回中州。听老将军的安排,启动龙宫在楚汉那边的棋子。”嬴政继续吩咐道。
赵高的心脏开始了急速的跳动。
嬴政很明显是要提携他了。
战争一旦开始,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