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那些年的那些事 (第3/5页)
猪买些药”。
小北京笑着回敬道:
“朱哥,是你急还是连长急,还是咱们猪场的苏联红急?我看是你急。听连长说,伊兰屯有你的老相好!你是不是着急的去看你的老相好”?
朱有根脸微微一红,咬着牙骂道:
“你个小兔崽子,你可别乱讲啊,我去伊兰屯买是连长批准的,那是公差。咱们争取下午六点前赶回连部。今天要给你们新来的知青接风,晚饭要改膳伙食,咱们可别误了,我可是有好几个日没吃猪肉了。记得上次吃猪肉还是过年的时候!”
小北京听说晚上有猪肉吃,不由的加快了脚步!
伊兰屯公社在26连的西南方向,从26连出来沿着一条乡间小路。向西南走上五里就到了。
从梨花渡向西走五里地也能到伊兰屯但这条路是沙石路,比较好走。
伊兰屯,26连,梨花渡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朱有根先把小北京送到26连,把小北京安顿好后,就着急忙慌的向伊兰屯飞奔而去!
伊兰屯是西甸子上比较大的一个自然屯。它座落在北大荒的西边。向东过了淡水河,基本上就是北大荒的福地啦!。
自古伊兰屯就是北大荒商贾云集的地方,解放前伊兰屯有500多户住户,解放后依兰屯向南扩展。合并了附近的两个小自然屯。
现在伊兰屯有近1000户人口,是方圆几百里最大的一个村屯。
因此解放后,公社一成立,县里就把伊兰屯公社设在了伊兰屯。
依兰屯的城建面积不是很大。农户之间住的都比较分散。
由于没有科学的城镇规划。加上北大荒的土地多,因此这里农民想怎么盖房就怎么盖房,东一片西一片,稀稀拉拉南北走向有十里长。
不过伊兰屯也有比较集中的地段。那就是以白家老宅为中心的一条南北大街。
解放前街道两边开满了药店、酒楼、旅馆,档铺,烟馆,妓院,还有几家经营当地土特产的贸易货栈。因此这里热闹和繁华就可想而知了。
解放后,这些铺面都被政府取缔了。
街中心的白家老宅成了人民公社办公的地方。
那几家贸易货栈也成了公私合营的产物,组成了伊兰屯供销社。
而那些被取缔的酒楼,妓院等铺面都先后成了新社会的邮局,学校,银行!。
社会的性质变了,伊兰屯虚假的繁华杂乱,无序的市场。变成了整洁,干净,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市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远在边疆的伊兰屯。市场开始变得萧条冷清!
但是一些不安分的北大荒农民,为了自己的生活质量更高些。他们还是在这条大街上悄悄的进行着黑市交易。
他们用偷攒下来的农副产品换些生活用品。
正是这些不安分的农民,用他们的执着支撑着这个地下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市场的繁荣发展,受益的是当地农民和伊春山上的猎户,还有方圆上百里的知青。
他们也遵循着伊兰屯地下市场的潜规则。为伊兰屯地下经济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白寡妇的家在伊兰屯最南端的一片桦树林里,周围几乎没有邻居。
春秋两季,桦树林的风景还是很美的很撩人的。
但朱有根却多有抱怨。住在这偏远的桦树林里,这让他来寡妇家又多走了10里地。
抱怨归抱怨,荷尔蒙刺激着他,还是乐此不疲。
朱有根推开木栅栏时。白寡妇正要从里面出来,他看见朱友根脸微微一红,嗔怒地说:“
“你个死鬼,怎么今天想起来了”?
朱有根抱白寡妇一下嬉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