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谢贝迪的不正常行为 (第1/2页)

“谢贝迪现在在哪儿?”李墨曜好奇地问了一句。

“出国了。”

“出国?这个时候?”李墨曜不能理解这位蓝景的前董事长打的什么算盘。

“是的,他去了美国,走之前连我也没告诉。”

听得出,江瑜然说这话的时候肯定是一副恨恨的表情,这个谢贝迪的做事风格还真古怪。

“我无意打探贵公司的内部事务,但我很好奇,这个时候去美国能做什么?”

中美目前的竞争关系已经非常明朗了,自2020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技术封锁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涉及对高科技领域的投资限制和半导体设备的出口管制。在投资限制方面,美国财政部发布了拟议规则制定通知(npr),旨在限制美国实体在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三个高科技领域对华投资。去年白宫还签署了对华投资限令的行政令,这些政策均被中文斥为无理打压,无疑给中美之间的科技交流和合作带来了挑战,但也激发了双方更多的思考和应对方式。

为了应对这种现状,双方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创新生态、优化产业链布局和推动产业升级等等,众诚的项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上马的。一方面是众诚目前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不改不行,另一方面与大环境的催生有着紧密的联系。

之所以想到这些,是因为这种国关系直接影响到工先锋的运营和成长,尤其是造成了eda工具受限,致使研发成本增加,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方面获取难度加大,蓝景也肯定遭遇了此类问题,此时去美国,如果是为了企业发展的话,那无异于与虎谋皮。

这样想着,就听到对方说道:“他有一定的想法,但问题是不该在这个时候离开,我很担心他再回来之后,蓝景已经不是蓝景了。”

“哦?”

李墨曜知道蓝景的股份结构发生了变动,股份制企业当然是谁股份多谁说了算,这没什么好说的,如果谢贝迪在能看清这个问题之后仍然决意出国,那他的目光应该不仅仅是落在了蓝景身上。李墨曜开始对这位素未谋面且充满争议的董事长感到好奇。

果然,江瑜然开诚布公地说道:“长明科技还在拉拢资金,力图一举改变股份结构,我和谢贝迪的份额本来就很少,再加上深蓝的股份才勉强维持优势的比例,如果长明和ass公司继续增加份额的话,谢贝迪就再也没有回来的可能了。”

“你确定他是出去想办法了?”李墨曜试探着问。

“不然呢?”

“你就不担心他是不是因为承受不住压力……”

“你想什么呢?”

尽管李墨曜已经很委婉了,但手机里仍然响起了母狮般的咆哮。

“不会的,谢贝迪不是那种想不开的人。”

“我只是提醒你以防万一。”

“没什么万一,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呢,现在他正在和丹尼斯亚希伯恩在一起,我对他还是有一定信心的。”

丹尼斯亚希伯恩?

果然大佬的朋友都是大佬啊,这位老头子得快八十岁了吧,八十年代就来过中国,被喻为现代机器人之父,斯塔基的产品早就走进了千家万户,但这个集团在2010年的时候宣布全面撤出中国市场,其产品虽然在内地有售,但并无大规模的商业投资,找他做什么?

这些大佬级别的事务并不是李墨曜关心的,他最关心的还是蓝景的招投标问题。

“那依你的建议,那份招标我们还参与吗?”

“当然要参与,不过我劝你要考虑沈州。”

还不死心?

李墨曜很是诧异,都这个时候了,难道江瑜然还有什么后手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