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思想 (第1/2页)
李墨曜的劝说可谓真诚,老谢也垂下了头。
“为了政府补贴才进入这个领域,我们现在是骑虎难下了。”
岳扬也是一脸为难地看着李墨曜,他不同意做中小型工厂的原因就在于此,中小企业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什么事儿都可能发生,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但诚如李墨曜支持他做低空领域一样,如果李墨曜想做中小企业那他也会全力支持。
又聊了一会儿,李墨曜勉为其难地说:“这样吧,先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至少不能再这样亏下去了,我们先给贵公司量身定做一款小程序,再派技术人员进驻公司指导,老哥你看没问题吧。”
“那敢情好,只是……”
老谢只是了半天,没好意思说。
李墨曜笑了笑,知道对方要谈价格了。
“一次性技术服务费2万元,我们负责今后的升级和软件管理,成规模后我们会把这套系统归纳进我公司的拳头产品sw系统中。”
老谢不懂什么是sw,也不想打听,但听到2万元这个价格后居然面露难色。
“实不相瞒,我们公司的财务状况太紧张了……”
李墨曜立即摆摆手,他本来也没指望这单子能赚钱,就当千金买马骨了。
“不用先付钱,等系统正式运营后,贵公司实现收益后再支付全额款项。”
老谢露出笑容,搓着手笑道:“那好,那好……”
……
……
回酒店的路上,两个人都有点儿沉默,沉默不代表心情不好,只是有些东西有点儿沉重,直到从网约车上下来岳扬才开口说了第一句话。
“接这么个单子,你打算怎么分配人手?”
工先锋正筹备改组股份制,这期间随着业务量的增长,人员规模略有扩张,但本着谨慎的原因招聘的新人不是很多,目前技术组才增员二十几人,几个大项目都快忙不过来了。
李墨曜没怎么在意地说:“ai辅助。”
“就那个妙妙?”岳扬表示质疑。
“嗯,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私底下接了个小单子,就是她在独立操作。”
岳扬的眼珠在眼眶里转了两圈,若有所思地说:“哦,想起来了,前几天你调出一套设备,就是干这个的?”
“江总把妙妙交到我手里,我也想试试她有多大的潜力。”
“做软件也许可以,但你也看到了家具厂这种地方复杂得很,即使上线软件也未必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说不定还会反咬一口,你就放心交给ai去做?”
“当然不,我会亲自盯着,毕竟是中小企业的第一单,如果这第一单顺利,后面的事就容易多了,何况这并不复杂。”
岳扬感叹地说:“软件的确不复杂,但人心复杂呀,我敢说在红利期的时候,即使有先进的技术他们也不会用,人工多便宜呀。”
李墨矅正视岳扬一眼:“原来你也在想这个问题。”
“是啊,这是国家发展所遇到的必然问题,中国有,外国也有。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红利期,只不过有的会维持时间长一些,有的短一些。”
在参观完粤海居家具厂后,两个人出奇地想到了同一个问题。是啊,不论是公开消息,还是私人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中国已经退出红利期了。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设立了多个经济特区,珠三角的经济特区最具特色,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这些投资不仅带来了急需的资金,还失去了中国制造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升级。一批批创业者从“打工人”变成“老板”,他们虽然是先富起来的一代,但也正是他们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如今时过境迁,最早一批创业者已经步入老龄,他们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