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光复辽东 (第3/4页)
站的位置还空着,便问道:“给袁如江的旨意发出去了没有?还要多久才可送到荆州?”
苑骞高声道:“皇上,旨意已经送出有十来天了,再过几日应该能送到荆州,想来袁大人在一个月之内应该可以到达京城。”
李景福颔首,希望如此,让一个封疆大吏进京当京官,还是六部之一的户部尚书,不知袁如江是否愿意?
只希望袁如江能有所舍得,舍充荆州的兵权,回京城执掌朝廷之重要衙门,掌管好朝廷这钱粮。
“辽东光复,接下来肯定要派官员前往治理,尽快的让辽东百姓恢复生产生活,而派往辽东的官员行动能力必须要强,诸位爱卿若有合适的人选可推荐给苑骞,到时朕再筛选适合的人选。”
底下朝臣一听皇帝将辽东官员的推荐权交给他们,个个心里都有那么点打算,心里琢磨着家人亲人和友人谁更适合推荐给皇上。
李景福今日心情不错,辽东在惠元帝手上沦陷,在他的手里光复,这就是他的功绩,以后在史书上就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思及此,他的眉头舒展开来,又道:“辽东善战的女真人赶出了镇北关,剩下的北狄残部以及辽东半岛的高句丽便不足不惧,想来收拾这两个残部用不了多少时间,也没有多少难度。”
说着,他看向兵部尚书:“兵部,趁着沙玉梁所领的征东军队还没有回来,你们先拟一份奖赏清单,还有再拟一份向安南等地的作战计划书。”
安南边境,安南趁着大禹的重兵都屯在北方长城沿线,他们时常犯边,如今北方算是平定了,那么也到了该抽出兵力解决一下安南的问题了。
“皇上,穷兵黩武不可取,如今天下平定,北面东面都初定,正是该用心将这大禹治理的更好的时刻,朝廷怎可又向安南发动战争?”
李景福听了这唯一敢反驳的声音,循声望去,看向敢硬刚他的老御史,“正因为天下承平,我们更应该趁着大好的局面,将大禹周边的不安定因素都解决了,这样岂不是更好!”
“领兵打仗,最耗粮草,大禹如今要恢复收复之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更耗费钱粮。而国库的钱粮”
李景福不等老御史说下去,便打断他,说道:“正因为国库空虚,我们更应该趁机解决安南的问题,你可知安南有铁矿和金银矿?而且储存量还不少,如此,你还觉得出征安南国库空虚是问题吗?”
老御史:“”
皇帝这说话大喘气的,安南有矿产你怎么不早说,弄得他站出来如小丑一样让大家看戏了。
苑骞看了眼社死的老御史,对皇帝说起了另一件事情,“皇上,如今大禹的疆域扩大,想来派往各地的官员急剧增加。且大禹已经断了几届科举了,今年是不是该开恩科,选拔人才?”
李景福对实意为大禹办实事的官员态度不错,听了苑骞的提议,他颔首:“科举之事事关重大,为国选拔人才,人品能力最重要,今年的科举就由你来主持。”
接下来开疆拓土,派遣去治理的官员若储备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到军队开疆拓土的进度,以及朝廷对当地的统治。
“皇上所言甚是,依微臣估计,科举之时,京城将会迎来众多各地学子,届时,京城的治安以及接待能力都有待考验,微臣希望五城兵马司能鼎力相助!”
五城兵马司总督站了出来,“这是臣职责所在,就算你左仆射不说,对于京城治安各方面的问题,我们也会积极配合。”
“好,你们各衙门能通力合作,朕心甚慰。”
李景福笑眯眯地看着底下的朝臣们,如今的朝堂,重用的官员基本上是他和夏婧提拔上来的,其他官员官僚主义甚浓,用得非常不顺手。
其实说来,最顺手的还是岭南带出来的官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