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有哥哥照顾真幸福 (第2/4页)

睦将一匣子珠宝递到陈氏的手里,“这次出门练兵,意外收获了不少好东西,送给外祖父您的皮鞭听说是用什么鳄鱼皮制做的,在大禹朝很少见,非常稀罕。

而送外祖母的这些宝石,都是我亲自挑选的,不管是水色都是一等一的极品宝石,希望您二老能喜欢。”

“这这太贵重了。”陈氏闻言吓了一大跳,忙将匣子又推了回来。

夏老爹因经商经常在外跑,骑马这项技能是必须要掌握的,因此得了这么一条稀罕的皮鞭就有点爱不释手,见老婆子将匣子推回去,弄得他也不得不将皮鞭放在了桌子上。

“你外祖母说的对,你在外面领兵打仗,这皮鞭更适合你,交到我手里纯属浪费,暴殄天物。”

夏家几位舅舅虽然也眼馋皮鞭,但听了夏老爹的话,都赞同的点了点头。

夏婧好笑的看着这一幕,夏老爹很心水这条皮鞭,他眼中的那份隐忍不舍,被夏婧瞧了个正着。

她失笑道:“小五从小在王府长大,想要什么样的皮鞭没有,这次他得到好东西知道送给长辈,这是他的孝心,礼物有价,孝心最珍贵,你们俩就收下吧。”

夏老爹和陈氏听了夏婧的话,这才放心的收下礼物,转眼就笑眯眯地夸李承睦孝心可嘉,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得到长辈的表扬,李承睦心情不错,将几位舅舅和舅母的礼物送到他们手中,又得到了他们的一顿好夸。

夏婧瞧着儿子那嘚瑟的表情,相信如果他的后面有条尾巴的话,那估计摇的像螺旋桨。

将同辈们的礼物分下去,李承睦便被表哥表姐们热络地拉去了偏厅,长辈们倒是非常乐意他们兄弟姐妹去联络感情。

正厅里没了小辈,夏老爹便说起了李承睦剿匪的事。

“岭南南临大海,沿海各地区一直被海盗困扰,西临安南,又多土司,再加上大禹朝对边境的掌控减弱,致使岭南山地多匪患。

小五利用训练兵将,顺带剿了不少匪窝,而且收获不错,又保了一地平安。倒是初露锋芒,在王府你可要好好保护他。”

夏婧无奈一笑:“爹,他是我儿子,我岂会让他置入危险中。”

“你知道就好。”夏老爹亲身经历过岭南的匪患,对其可以说是深恶痛绝,李承睦的这次表现很得他心意。

说到土匪,这时夏青山开口了,“这次我们贩盐去了荆州的零陵郡,盐不愁销路,雪花盐很受零陵郡的世家豪强喜欢。但是就在我们快要离开时,听说了一件事。”

这话引起了夏婧的注意,“什么事?”

夏家人都看向夏青山,他回来几天了,他们怎么没听他说起过?

“荆州刺史听说了岭南清理隐户,重新丈量土地,登记造册后,他肯定知道这样做带来的好处。

于是,他也想在荆州实施,只是先在零陵郡实施,先看效果或者说先看世家豪强对此政令的反应。”

夏婧听到这儿,嗤笑一声:“不用说,最后肯定是半途而废了。”

夏青山诧异地看向她,“你怎么知道?是王府也得到了消息吗?”

夏婧摇头:“荆州刺史袁如江也算一方能臣,这类政令毫无先例可循,他岂能毫无准备就推行?岭南和荆州的情况不同,怎能死搬硬套的照搬这项政令?”

在岭南的一流世家,在荆州可能就沦为三四流世家。

岭南世家的势力,谦王府能弹压下去,所以谦王府推行这项政令很顺利就实施了下去。

但在荆州就有所不同,荆州占地极广,更是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后世更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可见其地的富饶程度。

此地物产之丰富也是孵化名门巨阀、世家豪强的摇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