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计划 (第3/4页)

过年期间,百姓们不怕大雪物资紧缺,也不怕因大雪冰封太久而没了柴火。

民间安定,自然皇宫也没有人来找夏婧的茬。

年后,大禹可以预见的又是忙碌的一年。

元宵节一过,去年年底刚建好的京城工学院将迎来开学招生,京城各世家豪强不以为然,对带工字的学院有点瞧不上眼,他们觉得这种学院完全是培养工匠的学院,如此贱业不是他们这个阶层人士该涉足的。

当然,贵族阶层没有人瞧得上眼,但很得普通百姓或小富之家的青睐。

元宵节一过,许多京城周边地区的学子便乘火车或驾马车赶来京城工学院报名。

京城里的百姓有些本有意愿将家里的孩子送去工学院,外地学子一到,京城本地的家长着急了,生怕学院的名额被外地学子全占了,有些正考虑中的家长,哪还沉得住气,迫不及待地送自家孩子去学院报名。

良山只是京城郊外的田庄管事,当他听说京城工学院招收新生,不管户籍是奴籍还是庶民,只要通过工学院的入学考试便可正常入学成为工学院的学生。

当时他听说这个消息,第一想法就是年后他一定要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去工学院。

只是赶着庄子里的马车走到学院路,在路口就被堵住了。

良山完全没有心理准备,震惊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张嘴道:“乖乖,报名第一天就这么多人,工学院的学籍还轮得到我们家吗?”

坐在马车里的良家二子,自然注意到了外面的情况。

“爹,前面堵得水泄不通,我看我们还是下来走过去吧?”

良山听了大儿子良文的话,左右瞧了瞧,看到旁边的书铺,觉得儿子说的有理:“行,前面是娘娘的书铺,我将马车赶去书铺后院,等会儿爹陪你们一起去报名。”

二儿子想说他们已经是大人了,自己可以去报名,但良文阻止了弟弟良武的话,父亲不亲眼看到他们报名是不会放心的,与其让他在这边等得心焦,还不如一起过去。

即使不坐马车走路过去,还是很拥挤。

良山看着眼前这幕,心里莫名就激动,“文儿,武儿,你们瞧瞧,多少人慕名而来,工业院是娘娘主张办的,这一开学就火了。你们运气好这是第一期招生,以后工学院慢慢走上正轨,会要求越来越高,同样的也越来越难考!”

良文挤到报名点,看着排成长队的学子,感激道:“父亲高瞻远瞩,早早就说服我们来工学院报名,还是您说的对,工业院在大禹算是火了。”

良山听了得意的哈哈大笑:“那你们别让我失望,开学考试一定要通过,别给学院刷下来了,到时我可丢不起这人!”

兄弟俩一听这话,相视苦笑,顿感压力山大!

今日聚集了京城周边这么多优秀学子,任他们俩的学识,真不敢口出狂言,说自己就一定能顺利入学!

工学院对面,国子监半山腰上的暖阁内。

国子监祭酒看着山脚下的盛况,问坐在旁边的姬经明,“当初你向我递辞呈,就是料想到了如今的局面?”

姬经明放下茶盏,摇了摇头:“我又没有先知,怎么会知道工学院报名第一天就会如此火爆!”

祭酒收回视线转向他,嗤笑一声,指着山下语气轻蔑地说道:“你相信如此三教九流的子弟会成为大禹的栋梁之才?还是你觉得这些最底层的普通子弟会满腹经纶?你教的东西他们听得懂?”

姬经明嘴角微微勾了起来,祭酒的话很刺耳,但他并没有生气,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他们如今分道扬镳了。

只听他淡淡地反驳:“工学院的学子是学本事做实事,并不需要吟诗作赋,卖弄文采,无需满腹经纶,他们依然可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