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4/4页)

普遍的人生修养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的修养,便是漫画取材用意的基本练习。缺乏这修养,虽有熟练的画技,也不能创作漫画。

漫画的技巧(1)

写实法

中国画有六法,漫画也有六法,(一)写实法,(二)比喻法,(三)夸张法,(四)假象法,(五)点睛法,(六)象征法。本章先述写实法。

漫画家在日常见闻中,选取富有意义的现象,把它如实描写,使看者能在小中见大,个中见全。这叫做写实法。这种漫画表面上看来,与普通画没有什么分别,其所以异于普通画者,就是普通写生画等不注重内容意义而注重形状色彩的美,漫画则以含有丰富的内容意义为第一要件,形状色彩的美却在其次。换言之,前者重视觉,后者重思想。前者只在看画时眼睛觉得快美,后者看后脑中留着余味。

举一个实例,如第十四图《邻人》(也是《子恺漫画全集》中所收的)。这是我住在上海时,在天通庵车站附近所见的实景。一把很大的铁扇骨,装在两份人家交界的壁上。每根铁扇骨的头上有很尖锐的枪头,分明是防止邻人逾墙的。我觉得这件东西很触目。这是人类的羞耻的象征,人类的罪恶的铁证。因此取作漫画的题材。这画的作法与普通写生画等没有什么分别。如果你欢喜写实,不妨拿速写簿走到那地方去对景写生,而仍不失为漫画。其所以异于普通写生画者,就是含有讽刺人类社会的一点。换言之,就是“选材”的时候有“用意”。可写实的风景很多,为什么偏偏要选这景象?偏偏要选这景象者,正为有所用意。以前所举第一图《某父子》,也是写实的。这二幅漫画作法全同。第五图梦二作的《战争与花》,也是用这种作法的。我的漫画全集中,此类作品不少。记忆所及。如《诸亲好友,概不赊欠》,《接婴》等,都是属于这类的。前者描写一个劳动者站在饭店柜外吃饭,柜上大书“诸亲好友,概不赊欠”八个字。后者描写一贫民抱了婴孩,正要放进育婴堂的接婴的大抽斗里去,墙下恰有一只母狗正在哺乳它的一群小狗。这种画材,都是现成的,不须想象构成,只要“选取”。所以写实漫画最容易作———只要你有眼光去选取。

写实漫画题材现成,似乎最容易作。其实“选取”也不很容易。这与作绝诗的方法有点相同。胡适论绝诗,说绝诗是用最经济的手法的一种文学的表现。他说这好比向大树干上截取一片横断面,从这薄薄的一片中,可以由年轮看出大树的年龄,因而想象出大树的根干的深大,枝叶的繁茂的状态来。这便是前面所谓“小中见大”,“个中见全”。作写实漫画,正与作绝诗情形相似,而比较的更难一点。因为诗可说无形的事,可以说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事;而画只限于写有形之物,只限于写一时间可见之物。譬如“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寥寥二十个字,只说古行宫中老宫女讲旧时的一件小事,便可使人由此想见唐明皇杨贵妃一时之盛,与人间兴衰无常之理。这可说是精彩的诗材,但不能作为画材。因为古行宫,老宫女,讲旧事等事,都无明确的形象,不宜用画笔表现。又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寥寥二十个字,只说有一天早上一个思妇欲打走啼莺以便继续她的好梦的一段小事,便可使人由此想见人间离别之苦与战争的不幸。这也是精彩的诗材,但也不能作为画材。因为打黄莺,惊梦,梦到辽西等事,不是一瞬间可见之物,也不宜用画笔表现。可知诗的选材,范围比画为广。画的选材,限于有明确形象的,又限于一瞬间可见的,范围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