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部分 (第2/5页)

,从各个角度对电影进行了抨击,甚至将电影归入了大烂片的行列。这也让“首映”站到了“洛杉矶时报”的对立面,发起了一场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好莱坞报道”说了一句话倒是略显公正,“也许‘撞车’距离经典还有一点距离,但是这绝对不是一部烂片,相反它还很优秀。”“好莱坞报道”认为艾略特…卡特言过其实,“撞车”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而关于对“木兰花”的模仿剽窃更是无稽之谈。

对于艾略特…卡特的挑衅,有无数杂志站出来发起了讨论,支持“首映”者有之,支持“洛杉矶时报”者有之,支持“好莱坞报道”者也有之,这部电影在评论界引发的地震式效应完全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威廉…伍德在“娱乐周刊”之中第一次对艾略特…卡特的评论发起了反击,在此之前,威廉…伍德知道,一旦他和艾略特…卡特掐架的话,兴奋的是“首映”杂志,还是其他同行,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和艾略特…卡特一般见识。但是这一次,威廉…伍德对于艾略特…卡特的言论实在是不敢苟同。

“第一,如果没有巧合那就不叫电影,生活本来就是由无数个巧合、缘分构建起来的,而导演和编剧就是负责把我们的生活用一种艺术的手法呈现出来。第二,拍摄手法的相似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叫做‘向偶像致敬’,否则现在所有使用蒙太奇手法拍摄恐怖片的人,不都应该是希区柯克的剽窃者了。第三,镜头的使用、光线的运用显然是对情节最好的烘托,每一个镜头的光线明暗都寓意深刻,甚至每一个角色出场时的曝光、视角、色彩都有深意,这绝对不是粗粗看一遍电影就可以感悟出来的细节。第四,桑德拉…布洛克在影片中仅仅不到六分钟的表现,却让人看到了出彩;马特…狄龙的自我救赎震撼人心;埃文…贝尔从天堂到地狱的震惊、错杂和惊慌,更是道尽了每一个普通人内心的黑暗。这是一部群戏电影,也正是因为演员的出色,才让电影更加出色。”

威廉…伍德将这篇评论刊登在了自己的博客上,不过“娱乐周刊”的主编却对自己的得力下属表示了足够的信任,主动要求把这篇评论刊登在了杂志上。在之前还配上了威廉…伍德对“撞车”的全面影评。于是,这理所当然地引爆口水战,不仅让“娱乐周刊”和“首映”的销量都直线上升,还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撞车”上来,更是让各方媒体都展开了对“撞车”的激烈评述中。

事实上,正如“好莱坞报道”中立的评论说,也许“撞车”算不上经典佳作,但也绝对不是大烂片。

克里斯…范朋克刊登在“电影评论”上的影评就很好地表达了这个观点。

“也许这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是保罗…哈吉斯却用生活中一个又一个再真实不过的事件告诉我们,偏见,将会遮蔽我们的双眼。

在这部电影中,所有的人物都像是一颗颗珍珠,不是那种光芒四射圆润无暇的珍珠,而是有着一点瑕疵的不那么完美的珍珠。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一颗又一颗的珍珠被巧合和冲突连成一串,光鉴照人,掠人魂魄。虽然每颗珍珠都有一点瑕疵,但那瑕疵却替华丽增添了一份真实。

真实,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实?这个社会,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属于自己的压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但人们肩膀上的压力过于沉重导致了扭曲时,迸发出来的就是暴躁,叛逆,愤怒,激进。正义和邪恶本来就不是一个绝对的命题,因为,任何人都有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只是取决于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已。

在这部电影里更是如此,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问题,也都有着不同的罪恶,但是,每个人的罪恶都是有其形成的原因,都能让人在感到厌恶的同时在心里的某个角落升起一丝的怜悯和同情。这就是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