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 (第3/4页)

耶跋摩奋起抗敌,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率军赶走了侵略,打败了所有国内政敌。6岁时耶跋摩登基,此人在位居然还有三十多年,死的时候都快百岁了。在他当政时期,吴哥王朝又恢复了强大,强大到一度拥有二十万头战象,从耶跋摩七世身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年创业晚年辉煌还是有可能的。

当然了,这都是吴哥王朝的真腊国两百年前的往事。如今的国王参烈昭平牙自得了永乐帝的册封之后,感觉自己有了护身金符,说句实在话,他老爸做国王的时候,暹罗、安南、占城,个个都是大爷,都不好对付。比如暹罗国,暹罗国的崛起好象就是与真腊国的没落相关的,而安南若不是与真腊中间有个南掌国隔着,早就打过来了。可南掌原来也是真腊地属国呀。占城虽然在安南眼里是软豆腐,但就这块豆腐,在真腊人眼里,还就是块没化冻的冻豆腐,砸人时比砖都管用。

永乐六年,这事也不怕大明朝笑话,真腊国王参烈昭平牙派使臣去大明朝进贡大象,这个使臣居然以回国路不好走,很多地方被占城占领着。诸多借口,赖着不走不想回去了,想在中国南京明着“黑”下来,这把永乐帝弄得莫名其妙,最后不得不派别人送他回去。

暹罗新王因陀罗上位之后,参烈昭平牙还真是早早就交换了国书,认可了暹罗政变的事实。因陀罗却没卖这个帐,该计划的计划,早就图谋着的依然图谋着。暹罗兵的时候,参烈昭平牙以为听错消息了。只到亚兰重镇陷落,他才开始准备跑,呵呵,不是准备打。而是准备跑。打到吴哥的时候,参烈昭平牙已经到了金边,突然现。金边也不错。而且离暹罗还远些。

参烈昭平牙始终认为在远交近攻这个策略是非常正确的,比如爪哇国,他也递过国书去拜山,但满伯夷王朝对他不大感兴趣。呵呵,一个是小乘佛教国家,另一个正在大兴伊斯兰教,人家不鸟他。于是投到了中国门下。投到中国大明朝的门下可是件光荣地事情。暹罗、占城还不都是中国门下的,不老实的安南都成了大明朝的交趾布政司了。

暹罗入侵。大明朝的反应和周边国家的态度,充分证明了投到中国门下是英明的决策,而龙城人和拉昌亲王能打败暹罗人,这是个意外的收获,其实,他已经决定要准备迁都、割地赔钱,多认一个宗主国了。

暹罗国阿犹地亚,国王因陀罗暹否定不大清楚前线到底生了什么,军队从吴哥撤回是他决定的,但离开了诗梳风,也就觉得有点奇怪了,前边传来的书文是平安无事,当密报送来,因陀罗才知道,诗梳风那里吃了败仗,是被他儿子主动放弃地。而亚兰被围,他就觉得有点不对了,没想到的是,这才几天时间,儿子不见了,边境出了状况。现等几天,传来的消息,让他跳了起来,儿子只有骸骨,从真腊撤回的部队刚刚回到驻地,留在边境地守军工有一万多人战败被杀。

因陀罗这几天日子不好过,最能干的儿子居然战败被杀,大城边上的军工又开始集结了起来,各地酋长被要求带兵到大城,另一个儿子三赖波罗摩剌答领着两万人驻扎沙缴后面地重镇巴真武里,此刻已经得了他地命令前往沙缴,作为第一支援军,这两万人已经往沙缴开拔了。

亚兰战役在历史上极为重要,真腊国王参烈昭平牙并不清楚这仗是怎么打的,他只知道棉人杀和俘了不少暹罗人,最是大英雄,拉昌亲王,还有谁是功臣,龙城的吕则成。有些人就是不能得志,参烈昭平牙不幸就是这种人之一,中山狼,稍稍一得志,便不知自己几斤几两。

兵围亚兰几天后,罗摩仙赫就开门投降了,参烈昭平牙旋即要拉昌亲王兵沙缴,拉昌亲王自然是乐意了,这会作为一个带兵的人,而且又是如此的大捷,拉昌有点不知天多高了。

王动到了真腊的时候,吕则成和李真已经退回到了暹粒,和李真一起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