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3/4页)
把那些屋子用来做学堂。巴陵城里楼前街这么个商业区突然有了一个学堂,岳阳楼在附近,来往的文人特别多,听的这里的朗朗书声,不免会进来看一下,结果,这个学堂出了名了,出名不是因为这培养出的学生当官的多,也不是教书的先生学问非常之高,而是这名人题字留墨仅次于岳阳楼。当然这位曾先生人肚子里也是有墨水的,本来是个儒生后学庄老,慢慢入世出世,看得开了,一心想把这个学堂操持好,也想着能教些个学生出来。那老头死了后,族里想着这学堂的名声来之不易,决定继续办下去,学生也不只是族里的孩子,也开始收些外姓的学生,学堂还真的办的有模有样了。街面上的商家生意人真正有墨水的不多,那时生意人最巴结文化人,曾先生倒是得了这些商家的尊重。
管事会五人,楼前街因改制独立设为一里,五个管事里面要推一里正,两位大人放一边,曾先生不提,他是不会当这个里正的,太丢面子了,那只有鱼行和潇湘记了,楼前街的众老板九成以上,特别是开饭馆客栈的,都推鱼行的老板担当里正,结果,人家不干,话也说的漂亮,出千两银子的与出万两银子的比,万两银子的生意大些,眼光高些,应该能把这楼前街的生意带的更好些。气的众老板跺脚,大家都知道,潇湘记也好,三湘客栈也好,鱼也是从那洞庭鱼行买的,多多少少算是他的客户,哪有商家和客户争的,但这话说的在情在理,你也没办法反驳。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五五节 君山之行】………
很多人都被算计了,都被王动算计了,这会他带着两位美女去君山了,一是去玩,二是去看看君山银针茶叶。
“话说那书生柳毅赶考落第,归途中,遇洞庭龙女三娘,三娘对他述说自己饱受丈夫泾河小龙之虐。柳毅同情,遂千里奔至洞庭湖传书。洞庭君虽心疼女儿,却不兵。其弟钱塘君闻讯,即刻要杀奔泾河,搭救侄女三娘。洞庭君惟恐惹祸,居然阻拦。柳毅力陈道理,钱塘君毅然率兵前往泾河,除掉小龙,就回了三娘。洞庭君设宴答谢柳毅传书之恩,钱塘君则要将三娘许配于他。书生认为施恩图报乃小人,因此婉拒。柳毅走时,三娘相送,一路上以景喻情,柳毅情动,临别时,三娘以鲛珠相赠。此后,三娘与洞庭君随即化作渔家父女来到人间,三娘化身的三姑认柳母为干娘。柳毅归来,每见三姑便想起三娘,又听老渔翁传说洞庭龙王嫁女之事,就来到湖边向三娘祝贺。三娘飘然走出湖面,同时三姑亦赶到湖边。柳毅见两人长得一模一样,甚为惊奇,当他看到三娘与三姑化为一人时,才如梦初醒,两人结为良缘。”
王动,刘秀珠,两人坐在一山亭,听张萍说故事,张萍说的摇头摆尾,他两人听得津津有味,柳毅传书,君山传说,这故事大家都知道,反正让小丫头卖弄一下也好。
君山岛在洞庭湖中,此岛产茶,岛上居民不是种茶便是打鱼,王动过来一看,马上看到了商机,茶叶是当地茶民在种,与他们一交谈现,他们各种各的,年年开春会有商人过来收茶叶,商人收茶叶的价钱很低,大致在三百文一斤,到了商人手上经过包装,则是十两银子一斤,运到京城,则变为百两银子。茶叶一年只一季,茶农年年雨前采新茶,若是当年雨水少出茶则少且慢,若是那几日雨水多,出茶快,采茶又忙不过来,那芽尖,几个时辰差别,茶的等级就不一样了,摘下来又不能收,马上要炒,有时炒一斤茶要采摘几天,同级的茶叶收住时间也不能久,那些个茶商眼最尖,当时炒的,炒了放了几日的一眼就能看出。清明一过,摘下的茶叶价钱就很低了,商家零卖也就十几文一斤。
另外还有样好东西,茶油,这还是王动大学时才知道的,大学时在外面租个小房子,毕业的穆斯林师兄留了煤气灶给他,他自己开伙,长沙的同学送给他一桶茶油,结果不大会用,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