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借宿 (第1/3页)
孙文石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盯着杯中浮沉的茶水,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他缓缓开口,语气略显沉稳:“要不去寺庙?反正乡试开考前一天,咱们就得提前入住贡院,到时候住哪儿都一样。只要地方清净,能安心备考就行。”
一想到要连考九天,中间就休息两天,得在贡院考棚住九天,孙文石就不禁哆嗦。
“况且,乡试考试共三场九天,每一场结束休息一天,给咱们缓一缓的,住哪里没太大影响。”
而且寺庙的吃食估计也就跟县学差不多,不如省下房钱出去吃点好的,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湖州公所虽说价格不算太贵,一个人住下来花费大约一两银子,但那是要欠人情的。
考不上也就罢了,若是考上了,将来就得回报同乡商人,到时候事情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说实话,能一次考上,机会实在太渺茫了。
街上来往的考生,他也留意过了,不乏须发皆白的老者,甚至有些人看起来已然参加过数次科举。
再加上浙江省这一科乡试的竞争实在激烈,全省至少两三千人赶考,但录取举人的名额却不到百人,这还包含副榜的五到十人。
孙文石摸了摸鼻子,语气颇有些感慨:“虽然每次名义上录取百人,可实际上,这些名额大多被绍兴、宁波、杭州、嘉兴、湖州五府给垄断了,光前四个府就占了近八成名额。”
这些情况,都是孙文石从以前赶考的同窗听来的,虽说残酷,但也是事实。
“湖州府的名额少之又少,连杭州府作为省城,也还是被绍兴、宁波稳稳压了一头。”
语气透着一丝无奈,孙文石非常冷静,心里也想的开。
“这样惨烈的竞争,这次更多的是来历练,还是能省就省吧。”
杨辉觉得孙文石说的有道理,这次来参加,主要还是磨炼一下,有个心理准备,为以后做打算。
“我觉得文石说得很有道理,和他一样的想法,向安,你呢?””
三人中,林向安家境最好,条件最宽裕,若他愿意住得好一些,倒也合情合理。
林向安轻轻敲了敲桌面,他还是希望和两人一起。
思索片刻后,嘴角微微上扬。
“既然咱们是一起来的,那就一起住寺庙吧。”
从祥符寺和昭庆寺,两所寺庙中选一所去借宿。
祥符寺位于钱塘门内,紧邻贡院,是城内大寺,估计不少士子优先会去借宿。
寺庙在城内,想来每日来往的人多,占地面积也有限,比不上昭庆寺清净。
而昭庆寺位于钱塘门外,位于宝石山东边,南临西湖,交通便利,香火鼎盛,文人多在此雅集,行至贡院也就一炷香的时间。
寺外有“昭庆云集”市集,考生常在此购置笔墨。
作为大型寺庙,肯定有更多的空间和资源来接待借宿的士子。
考虑到夏日天气炎热,又靠近西湖,最终选择去昭庆寺。
几人商议已定,便不再耽搁,付了茶钱后,背着包裹、木箱,起身离开茶楼。
他们沿着街道穿过几条巷子,向钱塘城门的方向走去。
初夏的阳光透过街边高大的梧桐树,洒落在青石板路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街上随处可见提着书箱、身着青衫的士子,或独自一人,或三五结伴,脸上大多带着几分紧张和期待。
“看来今年的考生比往年还多。”
杨辉环顾四周,轻声感慨。
“乡试三年一科,多少人等这一回?”
孙文石耸了耸肩,看着街上那些年纪稍长的考生,嘴角浮现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说不定咱们三年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