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4/4页)

,她答应说在姥姥家也可以办,但是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只有麻烦我妈了。

首先要从七户人家讨七种颜色的丝线,一种扯三尺;再准备几刀黄裱纸、香、烟、茶水、一套锁和钥匙;还有六样菜。良辰吉刻一到,燃香焚纸摆上各种吃食,全家跪拜,一切准备就绪,最后由奶奶怀抱孙子,由师傅一边给开锁子,一边口中念念有词,算是大功告成。

现在的问题是需要婆婆来抱一下孩子,我想这么点小事而她应该不会拒绝,想打电话请她过来,又怕自己面子不够,只得让我妈来打。

一切似乎顺理成章,可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

电话是公公接的,我妈一口一个“大哥”的叫着,待说明来意,那边却传来了毫不客气的拒绝声,“没这个必要!我们家不讲究这个!……扣了啊!”随之不容分说扣了电话。

真是不可思议???全家的一腔热情被公公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我妈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我惭愧且无奈,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安慰她,阿姨也从来没遇到这种情况,不过她还是尽量的为吴原家说情,“咱不怪他,他不懂。不知者不怪!……”

嘴上说“不怪不怪”,可是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这本来是吴原家应该办的事儿,可是我们替他干了,他非但不领情,到头来却是这种态度。

公公即便不迷信,为了唯一的孙子能够健健康康的,装装样子也可以嘛;即使不想装样子,把话说得好听一点,别人也是能够接受的。他却偏偏不懂人情世故,把话说得那么难听,好像是故意似的,要么他认为我们在求他,至于嘛?

(二)

在莫名的气愤与不安中,迎来了睿睿的百日。前一天下午,吴原打电话来,一开口尚带有一丝人情味,可是我越听越不是回事儿,“小欢,明天是睿睿的百日,中午十二点在XX酒店……吴家村的亲戚们都很穷,当初他们家的孩子过百日,咱爸妈都出了份子,现在轮到咱们了,他们应该还回来,他们给你红包你别要——”随着这句压轴话的出口,他“啪”地扣了电话。我回味良久,意识到这是公婆提醒我不要贪图睿睿的红包,有了上次阿姨“红包事件”的教训,就算他们给我红包,我也不敢要了,用不着煞费苦心拐弯抹角地暗示,我是那种占小便宜的人吗?

第二天临近中午时,吴原终于“姗姗来迟”,打了辆的将我和儿子接走了,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他并没有用现成的车将我父母一块儿接走,而是让他们自己骑自行车去。

回到西城花园,婆婆建议说推着小车去酒店,当时春寒料峭,我担心刚满一百天的孩子冻着,再说我的身体尚且虚弱,恐怕走不了那么远的路,可是婆婆的态度却非常坚决,为了省下五块钱的打车费,全家愣是步行到了离家不近的那家酒店。

酒席上,公婆对我异常亲热,特别是公公,一口一个“颜”, 叫得格外亲切,辅以慈爱的眼神;而平时他却不给我以任何称呼,甚至动不动叫我滚并且送我白眼。

吃饭时,婆婆两眼一眨不眨直勾勾盯着我妈看,看得人心里直发毛,我妈不解其义,过后才恍然大悟:婆婆是想问她要红包!这时吴原的一个亲戚递给婆婆一个红包,婆婆看也不看一把抓了过来,得了宝贝似的急忙塞进口袋里,一句客套话都没有,——真够实在的!

睿睿过百日时,亲戚们送了好多小衣服,都是成套的。婆婆二话不说,把它们一股脑儿全部藏在自己卧室的床底下,这些东西按理说应该由我来保管,据我所知,别人家都是这样的,可是婆婆因为是他家亲戚们送的,所以一定要由她负责。我真搞不懂她为什么连这点东西都不放过?

公婆在酒席上谈笑风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