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5页)
迹。靖南蜻蜓点水式地吻了吻他,柔情似水的眸子神情凝视着他,“那药日后可不能再吃了。”
“嗯。”
靖南轻轻用力,将他拥入怀里。
能像这样拥着他,此生足矣。
当年三王夺嫡,他虽是先皇宠爱的皇子,却置身事外,对皇位不屑一顾。如今过了七八载,为了心爱的人,他可以不惜一切。
就在文武百官都以为朝中局势已定之时,昏迷多日的皇帝突然醒了过来。当日,刑部与御史台的人奉旨上王府捉拿六王爷靖南,将其关押。
消息一出,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六王爷靖南以谋反的罪名被关押,先前与他亲近的官员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牵连。
掌事太监匆匆忙忙将此事报给梓衿,“主子,皇上下了旨,以意图谋反的罪名将六王爷关押天牢。”
梓衿一惊,“皇上醒了?”
“听闻是今早醒来的,一醒来便下旨将王爷关押。”
但是,他从被刺那天便一直昏迷,如何能在醒来后立即将罪名冠在六王爷头上?
“这之中,必定哪里出了纰漏。”梓衿轻喃道。
天牢。
六王爷带上了手脚链盘腿坐在草席上,闭目静养。外头太监高喊一声,“太后娘娘驾到。”
靖南猛然睁开眼睛,栅栏外站着身穿孔雀绿华服的太后。盘腿静坐的人并不打算起身请安,坐在草席上一动不动,问:“母后这是来看儿臣笑话的?”
太后神色肃然,“若是看你的笑话,那天下人都要看哀家的笑话了。”
“是儿臣不争气,让母后蒙羞了。”
“这声母后,你虽喊了二十几载,但聪慧如你,想必心中早就清楚,你并非哀家所出。”
靖南并不否认知晓此事,“但儿臣一直视母后为亲生。”
“你乖巧懂事,哀家何尝不是待你如己出。”太后深吸一口气,愤懑道:“只怪你你太不懂事,竟然要为一名男子做出天理不容之事,哀家又怎能由得你去。”
皇帝重伤,太后一早猜到是靖南背后指使,便放出消息说皇帝昏迷不醒。她也早猜到靖南会趁机拉拢百官,百官亦会上门巴结,等到天下人以为时局已定,再重力反击,杀个措手不及。
“所以,母后早知儿臣与梓衿存有情意?”
“后宫面上虽由皇后掌管,但凡事又怎能逃得过哀家的眼睛。”
“那也只能怪儿臣疏忽。”他阖了阖眼,一心只想着对付皇帝,却疏忽了身后还有一个太后。
“皇帝虽称不上贤明君主,但好歹没甚过错,血浓于水,哀家不能不管。”
一句血浓于水,便将太后的立场划得清清楚楚,即便比起皇帝,六王爷待她更孝顺,即便太后自己也认为他比皇帝更懂得治国之道。但终究,不是亲生。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太后是大boss
☆、结局·轻薄桃花逐水流
“既然母后早知儿臣与梓衿之事,为何不早早戳破?”靖南面色平静,仿若进修百年的僧人。
“哀家以为你只不过是一时兴起,过一段时间便淡了,又念在是名男妃,便由着你去了。”太后轻叹一息,但并没想到,他竟然深陷于此不可自拔,还到了痴狂的地步。
靖南唇边微微浮起一丝笑意,似在感激太后的宽宏大度,“多谢母后。”
太后虽一早知晓,但并未将此事宣扬出去,毕竟有失皇家颜面,加之梓衿身份特殊,关系两国,就更加不能让外人知晓。
六王爷靖南入狱后,虽未明着惩罚梓衿,但太后每日派人送参汤到永清宫,看着他喝下。参汤中添了□□,虽不是剧毒,但长久饮用,便会积累,有如得了病一般,且病情会日益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