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擘张弩 (第2/2页)

短兵相接=伤亡。

有关魏武卒的记载,要求能拉十二石强弩,并且能在穿三层盔甲的情况下携带一把戈和五十支弩箭以及三日口粮,半天内跑百里。

兵马俑里陪葬最多的就是弩和箭。

历朝历代,军事上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对弩的改革。

连三国演义小说都知道在干赤壁之前都要弄到足够的箭矢。

是否以弓弩为主战武器,是衡量文明等级的一个最重要参考物。

甚至到了后世,同样有军用弩的存在。

穆青也忍不住感叹,众人也算是用上这种利器了。

虽然只是擘张弩这种小型单兵弩。

但是发现问题之前先上好弦,不用和弓一样一直保持着,遇到敌人当胸就是一发。

可刑可拷。

穆青也有,他明天没打算用,三石弩对于他来说太弱了。

还是用二星黄品灵弓外加六星箭矢吧。

射谁谁死。

这些装备除了常服有阿杜那部的以外,甲胄并没有,因为小燕皇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拨人,而制服这东西,也是因为需要考虑到替换做多了,才有他们的。

不过既然是穆青带回来的,小燕皇之前也表示正在命人去打造制作。

一夜无话,穆青修炼到深夜才休息。

这并不能和修仙一样,以修炼代替休息,相反,沉浸式修炼反而十分消耗体力。

想要得到任何东西都需要付出代价,实力同样如此。

修炼内息也不可能十分舒服的便让穆青修炼完成,而进食高质量食物,同样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修炼速度。

就和思考一样,大量用脑同样需要营养摄入。

穷文富武不是没道理,不过真正的穷人,甚至连书都看不起,同样需要一定的资产。

穆家乡上下齐心协力,也不过是勉强供养穆青读书而已。

穆青在卯时便睁开了眼。

人家要求辰时初刻去,他不能真那么实在就踩点去。

卯时四刻,他已经穿好了自己的盔甲。

门外,穆家乡众人身披重甲,他们胯下的战马甚至都披上了战甲,只露出了眼睛和嘴巴。

腰间别着擘张弩,身后背着箭壶,另一侧腰间挂着马刀,手持陌刀。

他们的脸上都统一戴着铁面具。

沉默,肃穆,杀气腾腾。

阿杜那众人站在大门处和岗楼上,手持火把和武器,羡慕的看着下面这杀气腾腾的一切。

穆青同样身披重甲走了出来,看着下面这这一幕十分满意。

虚假的好士兵:一听能杀人就兴奋,打起仗来追着敌人跟精神病似的。

真正的好士兵:临危不乱,不动如山,悍不畏死,进退有序阵型严谨,认旗认令不认人。

而穆家乡人,穆青命令一下,前面就是深坑都会往下跳。

穆青左右环顾,带上头盔手持寒铁陌刀跨上战马。

“勇,骨,看好家。”

“出发!”

:()杀生合成能变强?先屠百万练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