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页)

势力迅猛增强,不仅杀死了金城太守陈懿,而且还于光合五年(公元180年)以讨伐宦官为名,率领大军,“入寇三辅,侵逼园陵”。

在东汉政权面临被推翻的紧急关头,汉灵帝急忙启用和征派几乎所有强将精兵抵御边章和韩遂的进攻。于是,董卓被重迁中郎将,拜破虏将军,起兵10万大军征讨边章、韩遂。

中平元年(公元181年)董卓在河东大起三军共计10万余众征讨边章、韩遂,以李傕、华雄为前锋,樊稠、张济为合后,董卓与郭汜自领中军,大军浩浩荡荡向西挺进,此时的关云正在大军中担当偏将之职协助李傕,这一年关云方才21岁,就像影视剧中播放的一样,大军旌旗摇摆,人头攒动,刀枪林立,车水马龙,粮食畿重,铺天盖地一样,置身于其中的关云不禁感叹这声势的浩大,如此壮观的场面是关云平生第一次看到,作为一个将领走在队伍前列,这是何等的威风啊!就像小时候幻想的那样,自己真的跨马横刀当上了将军,这种感觉甭提多么的带劲了,一切如自己的设想一般,他跟随董卓当上了将军,要少走多少弯路啊!关云这样想着。。。。。。。。。。

正文 第十四章 美阳争锋

董卓大军经过近半个月的奔波,前锋直指雍州的安定地区,而此时的边章、韩遂大军也已经杀到了这里,双方在安定北的美阳遭遇了,双方都是10万大军,人马相当,当下两军对垒,边章、韩遂并列驱马而出,在二人旁边又分别列出十员上将,分别是:梁兴、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成宜、马玩、杨秋、阎行、成公英,再看董卓那边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华雄、牛辅、关云分列两旁,双方皆不开阵势,兵对兵、将对将,如同两个要被点燃的火药桶一样,随时有爆炸的危险。

关云见对方兵强马壮,将领众多,士兵彪悍,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内心升起,《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到这个战役,关云对于此次交战的具体情况也就不甚了解,但以董卓最终入主长安来看,这场战役的胜利者应该在董卓,但在此时的他看来,丝毫感觉不到有任何胜利的苗头,他要看看这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当下董卓大军与边章、韩遂大军对垒,阵圆处韩遂首先出列道:“董卓我与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咱们俩可谓井水不犯河水,你如何要这般与我为敌?”

“韩文约汝以下犯上,冒犯皇威,逆天而行,居然敢叛乱攻击三辅,真是自不量力,我兴兵正是要讨伐你这欺君罔上、不识时务的逆贼叛党,此乃是上报皇恩、下济苍生的正义之举,要是知趣的话就赶紧退兵免得肝脑涂地、没法收场!”董卓喝道。

韩遂闻后不禁大怒:“董卓你以为你是谁呀?啊?我韩遂自打起兵之日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连下10余城,累败朝廷大军,其势有摧枯拉朽一般,汝才是自不量力非要以卵击石,凡阻我者必死无疑!”

董卓一听这话不禁怒火中烧:“谁可出战取韩遂首级?”

“主公息怒!华雄在此!”华雄言罢便要提刀出战。。。。。。。。。。。。。

“何须将军亲自出战,看末将如何取他性命!”说话者乃是华雄手下副将胡轸,胡轸跃马挺枪直冲了过来,韩遂见胡轸来势甚猛,拨马便向回撤,与此同时,他阵中一将早已出列应战胡轸开来,韩遂视之,来者乃是他的部将杨秋是也。

当下二马相交,双枪并举,一个是董卓手下华雄的副将,一个是韩遂手下猛将杨秋,二人当下交锋,两支枪在空中遭遇,战将开来,一连斗有10余合不分胜负,两边阵营见状无不呐喊助威,关云见二人在战场上厮杀,第一次零距离接触这种争斗,顿时来了兴趣,身临其境的他这才感到这种斗战是何等的激动人心。

斗至20合,胡轸枪法渐渐处于下风,招式错乱眼看着就要败下阵来,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