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部分 (第3/4页)

派,所以杨秋想想还是答应了:“儒堂,麻烦你走一趟去见见巴列维和摩萨台,把时间定好,会谈地点就放在阿布扎比好了。顺便代我转告他一声,要想参与未来伊朗重建和波斯湾乃至亚洲新政治体系,就别打歪心思。现在苏联已经被全世界敌视,我只要把他们和苏联合作的事情往外面抖抖,后果他自己应该清楚!”

“好,我今晚就动身。”

等王正廷记录下来后,阎宝航才继续汇报:“苏联内部现在是两极分化,因为斯大林严令封锁消息,所以军队和民间对大屠杀还毫不知情,但高层却非常混乱。情报显示,已经有至少七百人被捕,大部分都是内务部和契卡官员,比较重要的还有白俄罗斯总书记、苏维埃主席和第一副总书记!驻波兰的波罗的海军区司令和十九名高级军官,罗马尼亚gc党主席!连斯摩棱斯克等涉及屠杀的内务部队也被全部调往北冰洋边上的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说是要防备敌人从这里偷袭。”

“贝利亚呢?”

在座的众人最关心这个名字,连杨秋都投去目光。阎宝航却失望的摇摇头:“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居然逃过一劫。不过契卡、内务部司令的职位已经被撤,暂由号称“斯大林的手臂”的卡冈诺维奇接任,他本人被斯大林赶去乌拉尔工业区管理军工生产。”

“他完了!”让人失望的消息,听在辜玉文耳里却是另一个解释。细细说道:“贝利亚的人脉和关系网太深,一点都不比当年的伊凡米尔差。现在正处战时,斯大林也会担心内部动荡,所以才故意挖个坑让他自己往下跳。”

“管理军工生产是肥差,怎么能算是坑呢?”坐在旁边的贝祖贻有些不解,因为在他眼里军工向来都是油水丰厚。不等辜玉文回答,慕容翰已经插口道:“淞荪。军工是肥差,但在战时,也是最容易出错的部门。”

这句话让贝祖贻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斯大林不好直接下手,就故意安排贝利亚去搞军工,只要出一点错就可以用延误军机的正当理由处决,还不会让人说三到四。太坏了!这个小鞋匠,心机深得吓人!”

“贝利亚也不是轻易之辈,根据我们初步得到的一些情报,出事后他的几个心腹手下就消失了,至今也没人知道去向。他和斯大林说。为保密已经将这些人秘密处决,围裙屠夫布洛欣也作证是他亲手执行的。不过我们怀疑,布洛欣恐怕已经和贝利亚搞到一起去了,所以那些人应该是被雪藏。表面看贝利亚很服从命令,一接到调任就交出全部文件,亲自前往乌拉尔督导军工生产,但我们的人已经监视到,他抵达后鞑靼聚集区立刻异动。还有个无法分辨真伪的消息,说他的亲信梅尔库洛夫已经在车臣。。。。。。。”

王正廷的身子猛然向前一倾。很惊讶的问道:“他想造反?”

“不知道。”阎宝航摇摇头,不敢下定语。

众人沉默不语,都在想如何利用好苏联高层危机。毕竟此事太大,让苏联站在了全世界的对立面上!所以斯大林的即使为了稳定暂时放过贝利亚。也绝不会让他活多久。不过杨秋却突然敲敲桌子:“苏联乱是好事,但别把政治博弈当成战争!斯大林能坐到这个位置,就绝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打铁先要自身硬,必须先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失去英法后苏联肯定会更靠近德国,这两个国家如果真心合作,实力将非常非常的可怕!所以战争不会那么轻易结束。该流血的地方就必须流,要尽快把中亚防线缩短拉平,尽可能多的趁着他们自乱不足,多多消耗兵员、粮食和工业能力。”

杨秋这这几句说得比较重,将众人心底利用内耗轻易击败苏军的幻想击碎。蒋方震也收起笑脸,赞同道:“总统说的对,斯大林能把这么大的消息捂得严严实实,说明此人很有手腕。何况苏联人向来有屠杀和不惜命的传统,中亚和高加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