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 (第3/4页)
杨秋却不在意,在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且是工商最发达地区使用新装备不被人发现是绝无可能的,能保住几个月实属不错,所以立刻让人找来机枪厂厂长刘庆恩,落落大方的邀请汉格尔参观。
汉格尔也微微有些惊讶,没想到杨秋真会向他开放,其实美国对这种机枪并无太大兴趣,只是他个人对中国人能自己研制出一款据说媲美麦德森式的机枪感到非常好奇。
机枪厂是由并排五个车间组成,这里是继步枪车间后第二个采用计件制流水线生产的车间。从月初开始这里已经开始制造改进型汉一型机枪,主要是以布伦式轻机枪为蓝本再次简化了零配件数量,口径改为7。62毫米,使用国防军选定的制式7。62*51子弹,制造复杂的螺纹散热套筒被取消,以加粗枪管增大热容量取代,安装了新式防尘消焰退制器。使用新流水线方式后,这里每月的产量已经达到了30支,等新设备全部投产,每月200支也并非梦想。
刘庆恩是和苏洪生一样的枪械高级技术专家,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半自动步枪也是他设计的,得到改进图纸后他花费了大量时间琢磨研究,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款机枪有多好,所以讲解时故意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弹匣、枪管,制造工艺等等次要细节中,最关键的机匣和消焰退制器根本没拿出来。
听说经过半年的试生产,目前每月可以制造30支这种机枪后,汉格尔并不惊讶,但对于杨秋表现出来的坦率却格外满意,说道:“看得出,司令官阁下还是一位非常好的管理人员,如果有一天您退役了,我想美国钢铁公司一定愿意高薪聘请您。”
对刘庆恩微微一点头,使了个赞许的眼光后,杨秋才说道:“中国并不缺乏能工巧匠,虽然我国的产业工人和无法于贵国相比,但我们也在努力。截止这个月,我们已经开办了六所技术学校,到年底前这个规模将增大到三十所,未来三年可以为工厂和特区提供至少五万经过初级培训的工人。我们三省正在努力为贵国商人来投资做准备,现在。。。。。。。”走到外面后,杨秋故意停顿下来看了眼一墙之隔的汉阳炼铁厂:“我们最缺乏建设用钢材和水泥。”…;
汉格尔明白他在暗示什么,汉冶萍这件事对美国并无太大利害关系,反而有不少好处。日本又在建造战列舰了,在巴拿马运河还没建成的时刻,美国西海岸始终面临巨大的外部威胁。此外日本加速在远东争夺市场,还有国内日本移民问题,都让白宫很不开心,所以适当打击一下是他们这些外交官的责任。
何况市场就那么大,挤走日本自然就多出了份额!所以汉格尔笑道:“站在我个人立场上,我支持司令收回汉冶萍全部股份。”
仅仅是个人立场?杨秋深悉这些这些殖民者的心思,美国虽然比英法更好说话些,但在追逐利益上是相同的,还好他早有准备,让张文景拿来了两份招标计划书:“汉格尔阁下,中国有句俚语,打开天窗说亮话。这是我刚刚签署的两份建设招标书,这两家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开工兴建武昌至湖南郴州、至贵州六盘水两条铁路。如果中央政fu同意,这两条铁路还将分别延伸至广州和云南。加上汉川铁路,我们未来七年内将建成三条主干线。他们已经完全答应由政fu代为采购所需设备,建成后机车采购合同也将由我们政fu出面,您看。。。。。。。”
三条主干线的设备和运营起来的火车?最少一千万美元的价值!“如果司令官阁下信任,我愿意帮助您出面调停收回汉冶萍的谈判。”汉格尔虽然表现的很平淡,但眼中闪灼着的小火星还是出卖了他,说实话,现在的美国对掠夺资源真没什么兴趣,但对掠夺市场,扩大美国商品份额很感兴趣,这也是为何美国是最积极支持杨秋搞特区的国家。
而且从这份铁路招标书中也可以看出这个年轻人的野心,当杨子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