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传统弓课(2) (第1/2页)
随着王虎第一箭的射出,赵思涵努力排除环境对自身的干扰,一步一步的完成自己的动作。
那是吴心第一次看赵思涵射箭,她的动作十分轻柔,但是丝毫不缺乏力量,那种感觉就像平静的大海,充满了包容,又蕴含着磅礴的力量。
离弦的箭如同拍向海岸的浪,激起千万浪花。
随着靶布的一阵颤动,赵思涵完成了自己的一射,转而准备自己的第二箭。
身后的同学在经历了王虎带来的视觉冲击,此时的反应显然是小了许多,这让江一鸣和吴心变得更加放松了。
原本江一鸣打算让吴心跟在赵思涵之后,但是在上课前王虎则是让他们两人换了位置。
如果说王虎的箭是下山的虎,赵思涵是海面的浪,江一鸣则更像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他的每一步像是刻入骨子里的程序,在摸到弓的那一刻,程序开始运行。
举弓,引弓,撒放。
一切都是那样的完美,命中更像是设定好的结果。
吴心看着眼前见识过无数次的射型,他又一次成功运行了程序,不出意外的可靠。
接下来,就看我的吧。吴心在心里暗叹一声。
吴心静静感受着手中的弓,感受到它正同频共振的呼应着自己,两者缓缓交融,宛如一体。
那一瞬仿佛时间都静止了,只剩下他和它。
那一箭,不,更确切地说,那是一股风,一股带着贯穿万物的意志的风。
一箭射出,吴心内心无比平静。
王虎紧跟着吴心便继续着第二轮的射箭。
随着四轮箭全部射出,众人向来上课的同学行礼,掌声充斥着整个箭场。
当掌声停下,几个男同学在后排叫喊着,“老师,太帅了!”
王虎示意让大家安静下来,“好了,大家请再次以掌声感谢这三位同学为我们展示他们的射术,赵思涵,江一鸣,吴心,感谢他们。”
几人听闻挨个上前,掌声再次响起。
“好了,你们几人归队,接下来正式上课。”
几人将自己的放到一侧,回到队伍站好。
”同学们,弓箭,在我们国家出现非常早,早在上个世纪,我们的考古工作就已经发现了距今2.8万年前的石镞,这证明我们国家在那个时候便已经有了使用弓的活动,再后来根据记载,人们用弓箭进行生产,并且在往后的历史中,作为战争的工具得到了十足的发展。正所谓,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可以看出,弓作为武器,在古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对物质的追求会转化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因此随着人类社会进程的发展,弓不再只是作为武器和工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是向文化层面进行发展。西周时期,‘射’与‘礼’‘乐’‘御’‘书’‘数’作为六艺,成为教育的一部分,君子不射则为无礼视为无能。在后世的发展中,弓箭作为礼的一部分,得到了十足的发展,形式多样,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明清时期,国家极为推崇射礼,并且颁布了一系列的礼仪规范,甚至一度成为政治手段。”
王虎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而后到了民国时期初期,那时候的全国性射箭比赛,还使用的是我国传统弓箭,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奥林匹斯的运动文化传入中国,我们的传统弓在竞技比赛中被现代的竞技反曲所取代。如今我们国家日渐强盛,为了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国家鼓励传统文化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而我作为传统弓的传承者之一,受到我们学校的赵忠华教授邀请,来到这里共同开展与传统弓有关的课题研究,同时与各校合作,建立了传统弓大学联盟,在全国各地都有大学参与传统弓课程的设立,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