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5页)

梁羽生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其代表作有《萍踪侠影录》、《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云海玉弓缘》等。

在评价自己的武侠创作地位时,梁羽生曾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上榜理由:2009年1月搜索指数36111,上升比例

。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692;000篇。

综述羽生:琴心剑胆纵江湖

江山如画,引多少英雄折腰?

江山惊变,令多少儿女断肠?

江山多姿,托多少豪杰成就?

——题记

1954年,港澳武术界的太极派与白鹤派不知为何结了梁子。起初双方只是动口,然而经过在报上的一番相互叫骂,终于发展到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地步,由太极派的掌门吴公仪与白鹤派的掌门陈克夫在澳门新花园摆设擂台,一决高下。

决斗仅仅进行了三分钟,就以吴公仪一拳打中陈克夫的鼻子作为终场。

由于香港传媒的着力渲染,该场业内人士的决斗,一时间成了香港市民茶余饭后的讨论焦点。沉寂多年的武侠文化,由此开始在人们心中开始慢慢复苏。

当时,《新晚报》的总编罗孚以其敏锐的触觉意识到,这是一个争取读者的大好契机。于是,他决定在《新晚报》上连载武侠小说,一改长久以来大报不登武侠小说的规矩。然而,为了维持大报的文化品位,又要兼顾作品的可读性,找一个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文采使小说具备可读性的作者成了难题。

其实,当时罗孚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陈文统(梁羽生的本名)。因为当时的陈文统,不但拥有渊博的文史知识,且平常又喜欢谈武侠,文采的出类拔萃也为公众所认可,应当可以担当此任。然而,陈文统却谢绝了罗孚的邀请,理由是他从未写过武侠,同时他在内心深处可能也认为武侠小说不算是高雅的文学艺术。

罗孚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想出了一个“先斩后奏”的绝招——在没有取得陈文统的同意之前,就先在报上预登了一条广告,说是将有梁氏的武侠小说出笼,狠狠地把陈文统将了一军。

这一“狠招”果然非常奏效。出于对报社未来发展的责任心,陈文统终于被罗孚逼下海,不得不开始连夜赶写小说,边写边发,就这样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而“梁羽生”这个笔名,也是发表这部小说时才用的。

梁羽生这一“下海”,就写了32年,36部小说,100余册计千万余字。那部最初的《龙虎斗京华》,则被誉为新派武侠的开山之作,他也由此被公认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

一场三分钟的门派切磋,一位报社总编的福至心灵,不但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也改变了中国武侠文学发展的路向。

而对于“武侠”概念的界定,梁羽生的观点是:“宁可无武、不可无侠。武是一种手段,侠是真正目的。”所以,“以侠胜武”,是梁羽生对于武侠文化的一个基本观点。于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梁羽生以新派武侠小说鼻祖的身份,和另外一位新派武侠巨匠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号称“金梁并称,一时瑜亮”。

正是由于梁羽生迈出了新派武侠小说的起点,使武侠小说变得有底蕴、有灵气,成为了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新类型。 。。

挥别!一代侠儒梁羽生(2)

追悼羽生:名士*世所无

亦幻亦真,只缘海内存知己。

荡气回肠,始信天涯若比邻。

情之深处,天荒地老人无悔!

——题记

所谓是真名士自*。梁羽生向以名士自居,而他的小说里,更挥洒着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