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 (第3/5页)
能够舍,却是不代表其他人都能够舍。
毕竟,这里是人家世代传承的山门之所在。数代加持下来,玄妙甚多。山门可以重建,但是,这些玄妙,却是难以复制,稍有不慎,就可能是一脉断绝之危险。所以,还请钟教主多加思量啊!”
钟元惯于偷换概念,闻得如此,却是丝毫不理会侠僧轶凡后面所说的,径自道,“既然轶凡大师能够舍得自家洞府,那就请大师即刻迁徙出来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本座要先将此地的险患消除。
本座相信,有了轶凡大师这个成例在,其余的修士,也都能够想通的。”
“若是他们想不通呢?”侠僧轶凡又道。
“这个,就不劳轶凡大师操心了,我通天盟自有章程!”钟元面上挂着一抹胆小,回道,“现在,我们还是先行处理这里的险患是正经!”
“那些想不通的,钟教主不会是要将他们尽数诛戮吧!”侠僧轶凡面色骤然一凝,显现出了无上的威严,道。
“人分百类,各有不同!本座会详细加以甄别对待的。不过,如果他们真个冥顽不灵,本座却是也顾不得他们到底是何种人,一概加以诛除!”钟元闻此,面容却也丝毫不加掩饰的变为冷厉,“当年,大禹王治水,也曾有很多所谓的‘好人’横加阻拦,对待这些人,大禹王虽然痛心疾首,但为了天下的黎民苍生,仍然将他们诛除。
平除三峡险滩,固然不能够与大禹王之水之功德相比,但是,却也能够惠及一方黎民百姓。为了这个,本座在无可奈何之事,也只能效法大禹王了!”
“钟教主有此大愿,固然很好,但是,如此一来,恐怕不仅钟教主多年积累起来的声名就此受损,便是通天教,乃至于整个通天盟,都会受到影响!此非上法!”侠僧轶凡紧接着又道,“老僧却是记得,当年钟教主于枯竹道友所定之约为一甲子之期。眼下,不过才过去了区区数年岁月而已,距离约定之期,尚有数十载岁月之时限,钟教主何不暂且收兵回山,召集众人,细细的考量,另行选择一个更好的良法呢!”
“附近百姓,受三峡水患久矣,若非彻底根除,必须广成金船之中的里圭和五丁开山斧进行配合,本座早就带领教中弟子出手了,又岂会等到今天?所以,拖延时间,是万万不能的!”钟元的口吻异常之强硬,没有丝毫的转圜余地。
“如果钟教主是担心这个,老僧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让钟教主有更多的时间从容筹划,布置!”侠僧轶凡听得这个,却是即时的道。
“哦?不知是何法?”钟元心中虽然冷笑,但面上却做出略有几分兴趣的样子。
“老僧可以联系隐居三峡的诸位道友,在每年水患之时,共同出手,进行抵挡,决不让三峡周遭百姓受到丝毫的损害!”侠僧轶凡信誓旦旦的道,“如此,钟教主就可以从容思量,选择更好的办法了!”
“轶凡大师既然有如此良法,为何之前不见实施呢?非要等到今日,才如此而为?”这时,钟元却是丝毫不加掩饰,面上也浮现出了冷笑,道,“以轶凡大师的修为和名望,这应该不难办到吧!”
听得这个,侠僧轶凡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原因,根本就不用说,但凡是修士,就没有不知道的,但是,这个原因,却是不好这般光明正大的道出来。所以,侠僧轶凡略作沉吟之后,却是道,“这个中因由,钟教主岂不明白,一切,皆是无奈罢了!”
钟元自然明白,不过,他更加的清楚,舍此而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儿,那就是实质的利益。侠僧轶凡为何能够在此地拥有如此之名望,还不是因为水患之时,救助百姓。对侠僧轶凡来说,只要这三峡险滩还在,他每年都能够积累不小的功德,经年累月下来,那是非常之可观的。
积累功德的同时,还能够丝毫不加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