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灵虚观 (第2/3页)

阿谀奉承的称呼,似乎早就已经习以为常,脸上总是会不自觉地带着一丝淡淡的得意之色,那副模样看上去颇为受用。

最后一类便是赵炎这类孩子。他们都来自于那些偏远的穷乡僻壤,那些地方交通极为不便,信息也极为闭塞,仿佛与外界隔绝了一般。家中大多以务农或捕鱼为生,一年到头都在辛勤地劳作,挥洒着无数的汗水,可即便如此,却也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生计,生活极为困苦艰难,几乎看不到什么希望与曙光。这类人在车厢内的数量是最少的,仅有四五人。他们或许是因为长期生活在贫困与自卑的阴影之下,内心深处早已习惯了默默忍受;又或许是对这陌生而又充满未知的环境感到恐惧与不安,内心充满了忐忑。他们的神态多半都是畏畏缩缩的,连大气都不敢出,更不敢大声言语。只是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眼睛看着其他孩童放声说笑,那热闹非凡的场景与他们仿佛隔了一层无形的屏障,他们就像是被这个世界遗忘的角落,与那些不时大声喧闹的孩子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这种反差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怜悯之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马车从灵鹿镇出发,一路向北疾驰而去。马蹄有力地扬起阵阵尘土,那些尘土在马车的身后弥漫开来,如同一条长长的黄龙,在空中蜿蜒盘旋。途中,马车又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停留,每到一处,便接上几个前来参加入门考查的孩童。就这样,马车走走停停,一路奔波劳累,终于在第四天的黄昏时分,抵达了灵麓山,也就是灵虚观的所在地。

所有的孩子一下车,都被灵麓山那迷人的夕阳余晖深深地吸引住了。只见天边的晚霞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的画卷,那绚烂的色彩肆意地挥洒在天空中,将整个灵麓山都轻柔地笼罩其中。山峰在晚霞那温暖而柔和的映照下,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如梦如幻,美不胜收,宛如仙境一般。孩子们都看得如痴如醉,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难以自拔,直到孙执事那带着几分威严的催促声响起,大家才如梦初醒,回过神来,继续缓缓地向前行进。

灵麓山原名灵鹫山,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古时曾有一只灵鹫在此栖息,故而得名。后来,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人们偶然间发现此山在日落时分景色瑰丽无比,那绚烂的晚霞与山间缭绕的云雾相互交融在一起,仿若被灵霞轻柔地笼罩着,如梦似幻,充满了神秘的气息。于是,人们便又将其改名为灵麓山。当然,此山自从被灵虚观占据之后,便成为了灵虚观的圣地,外人自是不能再随意前来欣赏这等美景了,这里仿佛成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世界,只属于灵虚观的世界。

灵麓山是宁州第三大山,气势雄伟,占地广袤,方圆十几里,山脉蜿蜒。它拥有众多险要山峰,或陡峭如削,或怪石嶙峋,或云雾缭绕,各具特色。这些山峰被灵虚观各分殿占据,是弟子们修炼、生活的地方。主峰灵霄峰险峻非常,高耸入云,山壁垂直,仅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峰顶,小道蜿蜒曲折,宽窄不一。灵虚观总殿设于此处,并在此小道险要处设置十二处明暗哨卡,守护严密,如坚不可摧的堡垒。赵炎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的景色与建筑,一边随着前面的人缓缓向前行进。忽然,前方的队伍毫无预兆地停了下来,紧接着,传来一声洪亮而威严的话语声。

“孙老弟,为何这般迟才到?可比预定时间晚了一日。”

“林堂主,路上实在是有所耽搁,还劳您费心了。” 孙执事站在人群前,毕恭毕敬地向一位红脸膛的老者施了一礼。与他在途中对待赵炎等人时的傲慢神色截然不同,此刻他的脸上满是谦卑与谄媚,那态度的转变令人咂舌,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

“这是第几批送到山上的弟子了?”

“第十五批了。”

“嗯!” 这位林堂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